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肆无忌惮”的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
2024-04-25 22:03:43
作者:廖华英
作者单位:邵阳市脑科医院院感科
提起耐药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不知道从何时起,我们的耳朵里就被新闻媒体里扔进了各种如“耐药菌”,“超级细菌”,“无药可治”等令人畏惧、沮丧的字眼。我们也开始逐渐关注耐药菌,对于耐药菌具体是什么,也许很多人还说不清楚,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这个耐药菌到底是“何方神圣”。

一、耐药菌是什么,感染后有什么症状

多重耐药菌是指一种微生物对三种以上的抗生素同时耐药,而不是同一类的三种。如病原体对氨基糖甙类、头孢类以及青霉素类耐药,有三种或三种以上,可以称之为多重耐药菌。

多重耐药菌感染之后,早期的症状表现与非耐药细菌感染没有太大差别。多重耐药菌可以引起身体各个部位感染,比如会引起肺炎、胆囊炎 、腹腔感染、泌尿系统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导管感染等,因为感染部位不同 ,差别较大,但相对于非耐药细菌感染,两者症状基本类似。所以单纯从症状方面,很难判断是耐药细菌感染,还是非耐药细菌感染。

但是经过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基本分辨出来。因为耐药细菌感染,如果选择的抗菌药物对细菌没有敏感性,这种情况通过治疗之后,患者的症状不会有所改善,有可能还出现加重。病人表现为持续高热,以及局部相应症状。而如果感染的是非耐药细菌,应用抗菌药物之后,症状会明显改善,恢复时间相对较快。所以在早期症状方面,其实没有太多的差异,但经过治疗之后,可能治疗的效果会显示出差别。

多重耐药菌的出现有很多危害,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由于细菌产生耐药性,患者的治疗时间就会加长,这样不仅会延长患者的痛苦,也会增加很多治疗费用。另外,针对细菌的耐药性,医生就会再增加使用抗生素,这样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

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

(一)预防方法

1、慎重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的使用一定要遵医嘱,只有出现特定情况时才能使用,千万不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其他非专业人士的建议私自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非常容易产生多重耐药菌,进而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

2、注意清洁、消毒: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在进行常规操作时要注意清洁和消毒,避免因操作不当产生感染,患者也要勤洗手,病房勤通风,及时消毒,避免一切多重耐药菌存活的可能。

3、避免交叉感染:感染者尽量安排单间病房,避免和其他患者住在一起发生交叉感染,感染者外出一定要戴好口罩,勤洗手。其他患者也要注意,避免与感染者共用日常用品,有助于降低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几率。

(二)控制措施

1、遵医嘱用药:对于已经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患者而言,需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根据医生的安排选择适合的药品,不要通过自己的渠道乱用药,也不要恐慌,保持良好的治疗心态;

2、注意饮食:多重耐药菌患者日常需注意饮食,确保饮食中营养充足,多吃有利于身体恢复的食物,补充营养,但是不要盲目吃营养品,避免不合适的营养品给身体带来负担,这样也不利于病情恢复。

就目前而言,感染性疾病和再发传染病是现在影响多数人健康的疾病,许多抗生素药物也还在我们的医疗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合理利用好微生物药物是我们需要持续宣传和普及的内容,合理用药,避免和延缓耐药,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身体健康,也更有利于社会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希望我们都能认真学习医疗常识,生活中有一些疾病可以不用药的就尽量不用,规范好自己的用药行为,特别是孩子用药时,更要非常注意,不要因为盲目用药给孩子身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