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为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和黑色胆色素结石,是肝胆胰腺科常见结石病。胆囊结石初期症状不明显或者无症状,称为静止性胆囊结石,部分患者的胆囊结石的典型症状为胆绞痛,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胆囊炎。 静止性胆囊结石由于初期症状不明显或者无症状,常常在发现时病情已经较为严重,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近年来人们对胆囊结石的预防以及治疗越来越重视,但是依旧存在较多的误区,尤其是在日常预防中。本文对公众科普胆囊结石健康知识,使公众早诊早治早防。
胆囊结石疾病认识常见误区
1.无症状胆囊结石无须理会 并不所有胆囊结石都有疼痛症状,约40%患者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临床上将这种无症状的胆囊结石称为静止性胆囊结石,虽然这种结石不会给患者带来疼痛,但疾病依旧在发展,会给人体带来危害,如胆囊癌,所以,即使没有症状也应该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2.结石较小,危害不大 胆囊结石对于人体的危害程度,不仅取决于结石大小,同时受结石位置、形状、结构影响。有些患者认为结石小对身体无害。其实结石所处的位置也很重要。如处于易掉入胆管位置的小型结石也需要及时治疗。小结石不及时治疗还会体积增大,增加治疗难度、诱发胆囊炎甚至胆囊癌风险。
胆囊结石病因
1.体质肥胖 平时爱食用胆固醇含量较高、高糖类或高脂肪零食、饮品,而肥胖是引发胆结石发生的主要基础。
2.肝硬化者 和肝硬化者机体中对雌激素灭活功能下降相关,机体内当雌激素灭活功能出现下降,则能提高雌激素水平,加之肝硬化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血中胆红素水平上升、胆道静脉曲张和胆囊收缩功能下降等,从而能一定程度增加胆结石发生率。
胆囊结石临床表现
胆囊结石病症主要取决于结石的部位和大小,以及是否伴有炎症及阻塞情况等。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黄疸和腹痛等。严重并发症以胆道出血、肝脓肿和化脓性肝内胆管炎最为常见。如胆囊结石较大,则容易导致右上腹或中上腹出现闷胀不适情况,及一系列消化不良症状,如厌食油腻食物、嗳气等。如结石较小,其能经胆囊管向胆总管内置入,从而易引发梗阻性黄疸发生。
日常如何预防胆囊结石?
1.要预防胆固醇过饱和胆汁。因为体重过胖的人身体内会含有过量的胆固醇,会排出很多胆汁,因此,过度肥胖的患者需要采用各种方法来减轻体重。
2.在日常生活中,适当摄入钙和纤维素。因钙和纤维素中含有的DCA能够进一步增加胆汁和胆固醇的分泌,从而起到抑制胆汁酸快速合成酶的括性。
3.饮食中要注意控制饱和脂肪酸的量,有利于我们人体内的胆汁胆固醇减少;注意维持好自己一日三餐还要适当的增加运动,临睡前再吃一点儿东西,以免晚间空腹时间太长,这样能有利于排空胆囊。增加体能训练,多出去散步、跑步。
4.不宜左侧睡 胆囊结石病人如果过多左侧位睡眠,易引起胆绞痛的发作.这是因为胆囊位于上腹部,形如一只小酒瓶,当人体向左侧睡时,胆囊“瓶口”朝下方,“瓶底”朝上方。
胆囊结石患者应该如何护理?
1.环境护理 营造舒适良好居住环境,给予患者生活上的各种帮助等;不要受凉,因为过于寒冷的气温会降低人体内的抵抗力,从而增加胆囊结石急性发作的可能性。
2.饮食护理 保持规律饮食。少吃油腻食物,低胆固醇饮可降低患者肝胆代谢的负担。适当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保持大便顺畅,少吃生姜、蒜等刺激性食物,不用油煎、炸、烤、熏的烹饪方法。不能吃太饱,更不能暴饮暴食,不然会导致胆汁大量分泌,加快收缩胆囊出现发炎甚至绞痛等严重病情。不要接触刺激性物品,因为烟、酒、咖啡以及浓茶等刺激性物品会使胃酸分泌过多引发胆绞痛。
结语
在胆道系统疾病中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症,虽然胆囊只是我们人体内的一个小零件,但就像一台机器,如果小零件散落的话,整台机器也会随之散架。因此我们最好是防患于未然,提前做好预防,不暴饮暴食,注重养身,多运动,坚持一年一次体检。得知自己患有胆囊结石的患者也不必过于惊慌,最重要的是保持好良好的心态,在接受医院治疗的同时做好护理,不要觉得只靠医生或医院就能够获得痊愈,主要还是要控制好自己的饮食问题,不能随心所欲,做到早防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