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意外伤害,根据临床数据统计,90%的烧伤都发生在家庭生活中。因此需要大众了解一定的家庭生活烧伤紧急处理知识,正确、迅速的烧伤紧急处理可显著减轻烧伤严重程度及相关并发症的出现。
烧伤的类型
家庭烧伤一般是由于热的液体如水、汤、油等,或者蒸气、高温气体、火焰、炽热的金属液体或者固体引起的组织损害。对人体主要的伤害部位是皮肤、黏膜,严重者也可伤及皮下或者黏膜下组织,如肌肉、骨、关节甚至内脏。
烧伤的紧急处理
热力是烧伤最常见的创伤原因,紧急处理的要点包括:消除原因、冷却降温、保护创面、应急处理、寻求帮助。
1.首先要消除烧伤的原因,例如扑灭火焰,但是不要奔跑、呼喊;避免火势增大,造成二次伤害。如果身上着火,应立即停止奔跑,倒在地上通过来回翻滚灭火,以免加重烧伤的面积和深度。最佳方法是尽快找一块淋湿的厚毯子盖在患者身上覆盖灭火。如果身上的火被熄灭以后,要立即移开毯子,脱下患者的衣服和首饰。但是不能强行解脱。
2.迅速为伤处降温,使用流动冷水不断冲伤口,最好是用自来水缓慢冲洗伤口,冲洗越早越好,持续的时间至少10分钟。在冲水的时候要注意,水流要从伤口的中央漫向四周,这样做可以减少对伤口的污染。如果没有流水的话,小面积烧伤也可以在干净的水盆里浸泡。但是需要多次更换盆中的水,以保持水中的温度和清洁。及时检查患者的呼吸、脉搏、神志、面色等,如出现休克或者心脏骤停等情况,要第一时间给予急救处理。
3.附着于患者表面的衣服应在冷水冲洗降温后,小心地除去和剪除。切记不可直接撕掉或扯掉,尽量不要将水疱破坏。如患者佩戴戒指、手表、皮带等物品,及时在伤口肿胀之前小心地脱除。根据伤口情况,有条件时可使用无菌纱布、清洁床单、保鲜纸等保护创面,不可使用有色药物或者民间偏方涂抹伤口。
4.由于烧伤会使体液大量渗出,伤后应尽快补充液体,预防患者出现休克症状。口渴的清醒患者可口服功能性饮料,例如加盐的淡水。尽量避免饮用白开水,因其含有电解质过少,大量摄入会使患者体液的晶体渗透压降低。
5.如出现面部、呼吸道烧伤,应及时松开颈部的衣物,清除口腔和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有条件者可给予人工吸氧,紧急处理后第一时间送往烧伤专科治疗。
6.如果是化学性烧伤,救助患者时首先要确定救助者的自身安全,在第一时间确认化学品的性质。然后将患者身上被致伤化学品侵蚀的衣服小心脱去,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0分钟以上。如化学烧伤位置在头面部,应注意眼睛是否有烧伤,首先冲洗眼睛。如化学物品是被患者吞咽后造成消化道损伤,误服酸的患者应马上服用鸡蛋清、牛奶、豆浆等;误服碱的可以服食醋、5%醋酸、清水,一般情况下误服酸、碱烧伤的局部消化道损伤禁止洗胃。
7.伤势较重的患者就近选择医院,先救急救命,再进一步治疗。因烧伤后疼痛刺激、精神恐惧、创面渗出等原因,患者有可能进入休克状态,路途遥远颠簸会加重休克的发生。可以等待患者度过休克期以后再转入专业烧伤医疗单位,不可舍近求远,延误病情。
烧伤紧急处理的错误方法
1.用冰冷敷烧伤处。冰块、冰水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但低温会使伤口下的血管剧烈收缩,影响伤口愈合。
2.弄破水泡。烧伤形成的水泡是伤口天然的屏障,在处理患者衣物时尽量保护水泡不破,更不能人为的挑开水泡,增加伤口感染的风险。
3.使用偏方治疗。很多人迷信民间偏方,错误的在烧烫伤的伤口上涂抹鸡蛋清、香油、酱油、黄酱、牙膏、漱口水等。这些方法不仅没有治疗烧烫伤的作用,反而会侵蚀创面,增加创面的损伤,导致伤口的感染。而一些带颜色的物品例如酱油、黄酱等,会掩盖创面的情况,使医生无法立刻确定创面的大小和深度,必须首先清洗再继续治疗,大大增加治疗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