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高血压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其中多见于40岁到50岁的中年人。而良好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和并发症,其中社区护理能深入到患者的家庭,对于患者的日常护理、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聊一聊关于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的关键措施。
高血压的基本介绍
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慢性疾病,经常会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者器质性损害,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发病因素主要有遗传、精神和环境、生活习惯、药物影响等。高血压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心悸、乏力、头晕、呼吸困难甚至发生昏迷、高血压危象等严重情况,还会引起脑出血、冠心病、视网膜出血、心力衰竭、腔隙性脑梗死等并发症。
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措施有哪些
心理护理:由于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进行预防和治疗,生活质量明显受到影响,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郁闷、焦虑、烦躁、情绪激动等心理变化,这些都会造成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所以日常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耐心细致地疏导,必要时给予专业的心理干预,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积极配合做好防治工作,对生活充满信心。
饮食护理:是控制血压的基本方式之一。患者日常生活中要禁止吃酱料、咸菜、腌菜等食物,以限制钠盐的摄入,防止因血管阻力增加而使血压升高;胆固醇、动物油含量多的食物(如速食、蟹黄、动物内脏)会使冠状动脉僵硬化加重,摄入量要进行控制;还要避免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患者日常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低糖、低脂、低盐为宜,保持规律进食,营养均衡。
适当运动:为了促进患者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高血压患者需要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但运动量、运动时长、运动方式等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定,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运动过度引起不必要的伤害。尽量选择轻度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跑、瑜伽、广场舞、太极拳等。
定期检测血压:指导患者了解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掌握血压的正常值范围,并学会血压的正确测量,定期对血压进行测量(条件不允许的,要定期到社区医院进行血压检测);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果出现视物模糊、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时及时联系并告知医务人员。
合理使用药物:严格服用药物,了解药物的名称、作用、用法和不良反应,用药后注意观察反应。大部分降压药物都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服用药物后建议先卧床休息,需变换体位动作时尽量放缓,站立时间不要过长,如出现不适症状需立即平卧,以防止出现意外情况。进行健康指导:一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生活中动作太快宜慢些,起床或者上厕所等不要立即起身,排便时不能过于用力等;二是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注意劳逸结合;三是戒烟戒酒,烟中的有害物质会引起动脉硬化从而使血压升高;四是坚持药物与非药物治疗,不能完全依赖药物,非药物治疗同样重要;五是指导患者做降压操,如擦颈、甩臂、摆腿、踏步预备姿势,按摩头面部、太阳穴等,不仅可以舒筋健骨,还能对心烦失眠、头痛、头晕等不适起到缓解作用;六是让患者了解并掌握高血压测量、预防、紧急情况应对措施等基本知识和技能;七是指导患者消除或者减少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比如积极治疗糖尿病等全身基础性疾病;八是嘱咐患者尽量不要处在过热、过冷的环境中,避免因血管舒张或收缩引发血压变化;九是按时复查,出现不适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