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是生后体重低于2500克,或者孕周不足37周的婴儿。因为身体未完全成熟,需要在医院接受特别的照护和治疗,出院后家长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要特别注意出院后的喂养。
喂养方案的选择
应遵从医生的营养建议,优先采用母乳喂养,具体方案如下。
母乳喂养:母乳含有大量抗体和营养物质,有益于宝宝建立免疫系统和提高身体抵抗力。早产儿吸吮能力较差,需要采用“肠胃喂养”和“导管喂养”等特殊方法。
母乳强化剂:对于无法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可以使用配方奶粉喂养。配方奶粉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能够帮助宝宝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能量。
早产儿配方:早产儿配方奶粉中通常会加入较多的特殊营养素,以满足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需要,还会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和营养状况,进行量和配方的个性化调整,以确保早产儿得到充分的营养和发育所需。
早产儿过渡配方:特别贴近母乳成分,有助于早产儿更好地吸收营养并促进生长和健康发育。通常在34周左右开始使用,医生会逐步增加奶量直至喂养全量。
婴儿配方:不同的婴儿将适应不同的配方奶粉供应,医生根据婴儿的体重、食欲、特殊需求等因素来制定喂养频率和体积大小等方案。同时,适时添加辅食也常常是很重要的。
饮食添加剂:如果宝宝存在缺铁、缺钙等问题,医生可能会建议添加相应的饮食添加剂,以确保宝宝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补充所需的矿物质。
喂养注意事项
家长需要注意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胃部容量较小,因此应根据宝宝的体重和健康状况设置合适的喂养量和喂养频率,以避免过度喂养或饥饿状态。
喂养过程中,家长应关注宝宝的反应,例如是否吸吮有效、是否出现腹泻或便秘、是否吐奶或哭闹等情况,及时调整喂养量和喂养方法。
此外,家长还应注意卫生,包括坚持洗手、消毒奶瓶和奶嘴、不使用过期的奶粉和食品添加剂,因为早产儿的免疫系统较弱,容易感染,并谨记注意室内温度和宝宝着装,以维持宝宝的体温稳定。早产儿应保持侧向右睡的姿势,防止吸入呕吐物引起感染症状。
出院后定期评估
为了宝宝的健康发育,家长需要定期带孩子去医院复诊。医生会检查宝宝的体重、身长和头围,以评估宝宝的营养状况,同时还会进行听力和视力检查,以筛查宝宝的发育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出院后6个月龄以内需要每月进行一次评估监测,而6~12月龄则为每两个月一次。
转诊
如果宝宝需要进一步的医疗支持,医生可能会建议将宝宝转诊到专业医疗机构。这些机构配备有专业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可以为宝宝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家长应知
家长应积极参与宝宝的照顾和管理,学习如何喂养和照顾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医生和护士可以为家长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技能。家长还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处理宝宝的奶瓶和配方奶粉,以避免细菌污染。
总之,早产或低出生体重的儿童需要特别的照顾和管理,家长需要与医务人员紧密合作,以确保宝宝得到最佳照顾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