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糖皮质激素,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在很多临床疾病的治疗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但为什么说糖皮质激素是一把让人又爱又恨的双刃剑呢?我们知道,糖皮质激素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严重过敏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当中,虽然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是长期不合理的使用却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骨质疏松、免疫抑制、代谢紊乱等情况。所以说糖皮质激素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对它真的是又爱又恨,我们要科学合理地使用糖皮质激素,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又不危及自身的健康。
什么是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体内非常重要的调节因子,是由人体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一种激素,它对人体的代谢、免疫、调节炎症等反应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上,糖皮质激素被广泛应用于抗炎、抗毒、抗休克、抗过敏等治疗,该类药物可以迅速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长期使用该类激素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代谢紊乱等诸多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和肾上腺手术后的补充替代治疗,能迅速缓解严重感染和炎症症状,对各种严重休克有很好的抗毒和抗休克作用,适用于血液系统和皮肤系统疾病的治疗,是很多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常用药,不仅如此,糖皮质激素在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当中,同样可以发挥其自身激素调节免疫的作用,从而增强患者的机体功能。所以说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对临床诸多疾病的治疗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使人“爱意满满”。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有很多人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发现自己身体出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改变,表现为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以及皮肤毛孔粗大,甚至出现感染加重、消化道出血、高血压以及股骨头坏死等,这些都是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因为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会诱发患者出现库欣综合征,而有部分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发现自己情绪更容易波动,出现焦虑甚至精神异常,除此之外,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还可能会诱发患者出现青光眼以及白内障,吸入性的糖皮质激素则可能引起声音嘶哑等,说到这里,很多人都在担心是不是自己使用糖皮质激素之后,就会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其实,只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遵医嘱使用适量的糖皮质激素,是可以有效避免这些情况的。
糖皮质激素的正确打开方式看这里
1.晨起顿服。糖皮质激素有特定的服用时间,如果只是小剂量临时服用用于抗感染治疗,不需要受到时间控制。如果是补充缺乏的糖皮质激素,则有固定的最佳服用时间,通常建议在早晨顿服,即将全日的糖皮质激素剂量在早晨空腹7~8点的时间内一次性服用。这是因为糖皮质激素分泌有昼夜节律变化,本身分泌的峰值就是早上7~8点,如果此时也服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会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减少到最低,此时副作用最少。当然,这种晨起顿服的方法还是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听从医生的嘱咐适当调节。
2.不要随意增加、减少药量。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在服药期间不可以随意增减药量,如果出现了副作用,一定要去医院进行详细评估后,根据医嘱逐渐减少药量。有些人认为既然我出现了副作用,就赶紧停药,这是非常危险的,有可能出现撤药反应和激素戒断综合征。
3.适量补钙是可以的。有些人说:“糖皮质激素长期服用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等副作用,那么我可不可以补一些钙呢?”其实是可以的,比如根据自身情况服用钙片,或多在饮食上吃一些含钙的食物,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的出现。当然,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更要注重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监测自身血压和血糖水平,从而进行及时干预,减少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而出现不良反应。
总而言之,虽然糖皮质激素有诸多副作用,但大家也不要过于担心,根据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用,是提高自身疾病管理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