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等。其中,饮食控制是最重要的综合治疗措施之一。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饮食控制,任何药物治疗都难以获得满意效果。
糖尿病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适当的饮食,同时还要遵循医嘱进行科学管理。
一、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疗措施,是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糖尿病患者饮食应做到食物多样化,定时定量,合理搭配,平衡膳食,少量多餐。
1.主食应粗细搭配:主食要粗细搭配,可以选择玉米面、荞麦面、玉米面等粗粮,也可以吃全麦粉制作的面包、馒头等主食;粗细搭配能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避免因单一食物导致血糖波动。
2.副食应荤素搭配:副食中肉类、蛋类和奶类等富含蛋白质,脂肪含量低。同时蔬菜类中的青菜、木耳、蘑菇等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应注意搭配食用。
3.副食应多素少肉:在保证基本营养需求的前提下,饮食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在主食方面要做到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并做到少量多餐。
4.蔬菜要多吃:蔬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控制血糖和改善代谢功能。蔬菜的种类很多,包括叶类、瓜类、菌类等。每天吃500g蔬菜为宜。
5.水果应适量食用: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提供能量的同时促进代谢功能。但水果中含有较多糖分,不能代替正餐食用。糖尿病患者在控制总热量摄入的前提下,每天可以适量吃些水果。
6.食物应清淡可口:糖类及含糖食品可刺激胰岛素分泌而使血糖升高;烹饪时应尽量使用植物油或无油烹饪方式。尽量选择天然食物制作的食品,如:豆腐、豆奶等。此外还要避免过咸食品,如腌制食品等。
二、药物治疗
1.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合理选用药物,及时调整剂量,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降糖方案。
2.常用降糖药物有:
①磺脲类:包括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喹酮(糖适平)等。
②双胍类:包括二甲双胍,单用或与磺脲类或胰岛素联合用药均可,一般不单独使用。
③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包括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等。此类药物可延缓食物中单糖和双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同时不影响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此类药物应在餐前服用,与磺脲类或胰岛素合用效果更佳。
④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与胰岛素合用可延缓食物中单糖、双糖的吸收,增加其利用度,并降低餐后血糖。
⑤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糖异生途径和增加糖原的合成来降低血糖,尤其适用于超重或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等高危因素的人群。
⑥SGLT2抑制剂: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尿糖排泄,从而降低餐后血糖。SGLT2抑制剂与磺脲类药物联用可降低尿中肝糖原含量,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⑦SGLT2抑制剂与二甲双胍联用可协同降血糖,但与胰岛素联用效果更佳。
三、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应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掌握糖尿病治疗的基本知识,并遵循医嘱进行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包括:合理运动、合理饮食、有效监测血糖、定期复查等。此外,患者还应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糖尿病患者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其中,合理膳食是糖尿病患者必须做到的,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措施之一。
合理运动能够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提高胰岛素受体数目及功能,增强肌肉、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所以,患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例如:每天步行20-30分钟,或每周步行3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进行骑自行车训练时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锻炼强度和时间;同时可配合器械练习,如哑铃、弹力带等;还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等。
定期监测血糖是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的重要内容。建议患者每天监测血糖3次: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
四、药物副作用
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引起严重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上腹疼痛、腹胀、腹泻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药物性肝病、脂肪肝,严重者可发展为肝癌。在使用二甲双胍过程中,一旦出现胃肠道反应,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一般情况下,二甲双胍可导致体重增加,患者应根据医嘱调整用药剂量。此外,对于长期使用二甲双胍的患者来说,如果出现了药物性肝炎等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停药并到医院就诊。
胰岛素促泌剂如磺脲类药物、格列奈类药物等主要作用于胰腺β细胞膜上的受体,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长期服用该类药物的糖尿病患者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体重增加、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主要作用于胰岛α细胞受体,抑制胰岛素分泌。长期服用该类药物的糖尿病患者可出现肌肉损伤、下肢疼痛等症状,应根据医嘱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作用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内的α-葡萄糖苷酶,可使葡萄糖分解为葡萄糖和蔗糖而被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水平。该类药物目前主要用于合并有明显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监测餐后血糖水平,如出现餐后血糖明显升高需及时调整用药剂量。
除以上药物外,其他类型的糖尿病患者还可使用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等药物治疗。
五、健康教育
1.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是贯穿于糖尿病治疗全过程的重要内容,应贯穿于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及自我管理等各个方面。
2.健康教育的目标包括:使糖尿病患者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合理的生活方式,减少疾病的发生发展,改善预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3.健康教育内容包括:①糖尿病基本知识包括糖尿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标准、饮食治疗及运动治疗原则等;②血糖监测是指导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的基础,能使患者及时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使治疗更有针对性,也是患者控制病情和保持血糖稳定的重要手段;③自我管理:包括饮食管理、运动疗法和药物治疗等方面的自我管理方法;④血糖监测:包括餐前及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等。
4.健康教育方式包括:①文字资料: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使其了解糖尿病知识;②口头宣教:即口头讲解有关知识,让患者及其家属掌握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自我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