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临床上有多种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肝硬化主要表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肝硬化造成的病因非常多,如病毒性肝炎中的乙型、丙型、丁型都可以造成肝硬化,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不发展为肝硬化,还有酒精中毒、胆汁淤积、循环障碍、工业毒物或药物代谢障碍、营养障碍、免疫紊乱及原因不明的肝硬化等都有。主要将肝硬化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早期肝硬化常见表现 1.不明原因的乏力、易疲倦、体力减退,休息后获得改善。
2.食欲减退、间歇性的腹胀、消化不良、恶心、便秘或腹泻。
3.肝区不适、疼痛、胀痛,劳累后症状加剧。
4.脸部皮肤暗沉、晦暗、油黑无光泽,眼眶周围的皮肤更为明显,熊猫眼。
5.脸部消瘦,面颊部可见小血管。
6.部分患者可有肝脏、蜘蛛痣等体质的表现,皮肤发红,面部和、脖颈、上胸、上肢的出现放射性状的红痣。
7.周身皮肤异常发痒,且通过药膏止痒的方法无缓解。
8.男性乳房逐渐增大胀痛,睾丸萎缩,女性性激素紊乱,乳房缩小,月经不调。
9.肝脏和脾脏的轻度或者是中度的肿大,按压无痛感。
二、肝硬化类型
1.根据造成肝硬化的疾病原因可分为病毒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所致的肝硬化、淤血性肝硬化和隐源性肝硬化(原因不明的肝硬化)等。
2.根据疾病的发展情况可以分为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
3.根据其病理特点可以分为小结节性肝硬化、结节性肝硬化和大小结节混合性肝硬化。
4.小结节性肝硬化肉眼可见肝脏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及硬度增加。肝包膜增厚,且表面弥漫大小相等的颗粒,直径一般小于3mm。镜下可见假小叶形成,中央静脉缺如、位置偏移或增多。此型多见于酒精性、胆汁淤积性、血色病性和淤血性肝硬化患者。
5.大结节性肝硬化肝脏体积一般缩小,重量减轻,表面有各种异样结节和塌陷区,结节直径多大于3mm。光镜下可见各种不同形状的假小叶被纤维间隔分割。结缔组织中可见汇管区聚集,并伴胆管增生和单核细胞浸润。此型多见于慢性乙肝、丙肝肝硬化患者。
6.大小结节混合性肝硬化表现2为小、大结节比例相同。遗传代谢疾病a-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a-AT缺乏症)、部分酮代谢紊乱(Wilso)病,以及乙型肝炎肝硬化可见此类型。
三、传播途径
并非所有的肝硬化都具有传染性,只有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才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引起病毒性肝硬化的主要是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个别情况下戊肝也会导致肝硬化,前三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体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而戊肝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血液传播是指肝炎病毒能以血液作为载体进行传播,通常的方式是输血及血制品以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头等;体液传播通常是以性接触的方式进行传播;母婴传播主要通过分娩时产道、血液传播,哺乳及密切接触进行传播;并非所有的肝硬化都具有传染性,只有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才具有一定的的传染性。
四、饮食
肝硬化患者饮食易食易消化的食物、高蛋白质的食物、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富含铁元素的食物等是比较好的,但是一定要控制好食用量。易消化的食物:主要包括小米粥、大米粥、南瓜粥等,能够增强饱腹感,但是一般不会加重病情。高蛋白质的食物:主要包括鸡蛋、鲫鱼、乌鸡等,能够辅助为身体补充营养,也可以增强个人体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主要包括西红柿、猕猴桃、橙子等,具有抗氧化的功效,也可以加速身体的代谢。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主要包括芹菜、菠菜、燕麦等,能够加速胃肠蠕动,也可以辅助促进肝脏代谢。富含铁元素的食物:主要包括红枣、桂圆、猪肝等,能够辅助保护肝脏,也可以达到补血的目的,对身体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