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关于宫颈癌,你必须知道的那些事
2024-04-16 10:24:39
作者:易永飞
作者单位:灵山县妇幼保健院 妇科
宫颈癌是指长在子宫颈上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居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中国宫颈癌每年新发病例高达13.15万,每年约3万人因宫颈癌死亡!!宫颈癌主要好发于两个年龄段:以40-50岁为最多,60-70 岁又有一高峰出现,但近年来,宫颈癌的发展趋势逐渐偏向年轻化且呈逐年上升的现象,最小年龄仅15岁。所以,宫颈癌防治,任重而道远,今天就跟大家聊一下,关于宫颈癌,你必须知道的那些事

一、宫颈癌的病因是什么?

宫颈癌是为数不多病因明确的恶性肿瘤,研究已明确大多数宫颈癌的病因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80%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感染一次HPV,但多数HPV感染是一过性的,并不会引起宫颈病变。只有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才会发展成为不同级别的宫颈病变或宫颈癌。通常认为HPV感染、到癌前病变、到发展为宫颈癌往往需要数年或十余年时间。

二、宫颈癌容易盯上哪些人?

1.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会导致宫颈癌。

2.患者自身宫颈炎症或创伤可能诱发宫颈癌。

3.患有性传播疾病的人更易发生宫颈癌。相关研究表明,性生活混乱与宫颈癌有着密切联系。在16岁之前发生性生活或有多个性伴侣者,发生宫颈癌的概率较常人高10倍,且男性性生活混乱,也会增加其伴侣发生宫颈癌的风险。

4.多孕、多产。多次妊娠、流产或分娩,对女性生殖道黏膜造成损伤,可增加病原体感染及HPV感染的风险,从而引起宫颈癌变。

5.免疫力低下。长期吸烟、饮酒、吸毒等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会增加感染HPV几率。吸烟的女性较正常女性发生宫颈癌的概率会增加2倍。

6.经济状况低下、口服避孕药、免疫抑制等因素也可能与宫颈癌发生有关。

三、身体提示你这些信号,需警惕宫颈癌

1.阴道流血 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即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阴道流血,也可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或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老年患者常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

2.阴道排液  多数有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的阴道排液,严重者可有大量米泔样或脓性恶臭白带。

3.疼痛  下腹或腰骶部经常出现疼痛,有时候上腹部、大腿部及髋关节疼痛,排便或性生活时加重。

4.不同程度的继发症状,如尿频、尿急、便秘、肛门坠胀感等。

5.全身症状,如头晕、乏力、虚弱、体重下降等。

四、怎么更好预防宫颈癌?

1.积极治疗妇科原发疾病:宫颈息肉、慢性宫颈炎、尖锐湿疣的治疗,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和治疗。

2. 增强自身免疫力  保持心态平衡,注意劳逸结合,避免不良情绪刺激,平时保持心情愉悦。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合理健康饮食,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适当运动,每天锻炼30分钟以上。

3.保证性生活的安全与卫生  避免不洁性生活,杜绝不良性行为,性生活时避孕套防护;避免过早、过频的性生活,避免多次人流和孕产。减少公共游泳与公共澡堂次数,贴身衣物勤洗、勤换、勤消毒。

4.接种HPV疫苗  80%的成年女性一生中至少有过一次生殖道HPV感染,年轻女性感染HPV后,80%女性靠自身免疫力可以将病毒清除,成为一过性感染,约10%的年轻女性呈持续感染。即使一部分女性感染HPV后可以产生一些抗体,但远不足以消灭HPV,并难以预防再次感染。若持续性的HPV感染,经过10-20年可能会自然进展为宫颈癌。因此,接种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关键措施。

HPV疫苗是安全的、有效的、可靠的。WHO认为,9-45岁的适龄女性,如果有条件,都应该接种HPV疫苗,性生活开始前接种获益最大,最优先对象为9-14岁女孩。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选择二价、四价或九价疫苗。

4..定期体检。宫颈癌的预后与疾病发展密切相关,早期诊断是能否治愈宫颈癌的关键。目前宫颈癌筛查常用的方法——“三阶梯“程序包括TCT筛查(或)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子宫颈活组织检查。通过筛查,把病变阻断在癌前病变或早期宫颈癌,降低晚期宫颈癌的发生和死亡率。

需要注意的是子宫颈癌筛查异常≠宫颈癌,HPV 阳性≠宫颈癌。所以如果检查出现以上结果不必过度紧张,及时就诊,谨遵医嘱。如果病理结果没有异常,仅仅是单纯HPV感染,则定期复查即可,没有必要短时间内(如≤3个月内)频繁进行 HPV 检测。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