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产前超声了解心脏疾病的早期迹象:胎儿室间隔缺损
2024-04-16 10:27:31
作者:马海英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超声诊断科
胎儿室间隔缺损(VS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它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导致心脏的室间隔存在缺陷。这一缺陷可能允许心脏的左室和右室之间的血液混合,对胎儿的心脏功能产生影响。产前超声是一种强大的工具,用于早期发现和监测VSD,为孩子的未来健康提供关键信息。

1. 胎儿室间隔缺损的原因

VSD通常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室间隔未完全闭合引起的。第一、可能是由于怀孕期间胎儿先天性心脏血管发育不良出现的问题,可能是遗传导致,也可能是胚胎自身因素引起;

第二、可能是与感染有一定关系,如果在怀孕期间出现病毒或细菌感染,也会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第三、可能是母体自身因素引起,比如服用保胎药或营养状态比较差都可能会引起此种症状,经常处在辐射较大的环境中或周边环境受到污染,也可能会导致心脏出现异常变化;第四、胎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外界干扰,比如妊娠期疾病或其他问题都可能导致,建议及时进行诊断、治疗。

2. 胎儿室间隔缺损的类型

按照Soto所提出的分类方法略加改进,将室间隔缺损分为膜周、干下、肌型及混合四型,膜周型又分为膜周漏斗部、膜周流入部及膜周小梁部三个亚型。已经提出了许多室间隔缺损的分类,通常根据室间隔上的解剖位置报告室间隔缺损。膜周室间隔缺损是新生儿系列研究中最常见的,约占病例的12%。肌型、入口和出口室间隔缺损分别占其余病例的15%至5%、20%至5%和8%。然而,在产前病例系列研究中,肌型室间隔缺损最常见,约占1%-80%,膜周室间隔缺损是第二常见。室间隔缺损通常与各种心脏异常有关,因为它们在某些患者中是强制性的,在另一些中偶尔或经常发现。室间隔缺损往往复发率高,在女孩中略多见。

3. 产前超声检查的作用

室间隔缺损是产前超声检查最常漏诊的病变之一,可能是因为胎儿的大小,心室压相等,因此无法轻易观察分流。产前超声是早期发现VSD的关键工具。通常,在怀孕的第20周左右进行的详细超声检查可以检测到心脏结构的异常。

较小的缺陷与伪影区分开来可能具有挑战性。在某些情况下 “T 符号”可能有助于区分真正的室间隔缺损和伪影,尽管它并不完全可靠。T符号是指以回声明亮的尖锐结构为边界的脱落区域,代表隔膜完整部分的钝端。在妊娠早期和妊娠后期,二维超声检查和多普勒彩色成像的组合可以帮助识别室间隔缺损,以优化检测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假阳性诊断。虽然二维成像可能很容易看到大的缺损,但室间隔缺损应始终通过彩色多普勒成像来确认,彩色多普勒成像通常显示穿过大缺损的双向流动。当缺损的大小超过2至3毫米时,可以在妊娠中期和晚期用灰度超声检测到室间隔缺损。较小的室间隔缺损通常在产前超声检查中被监测,偶尔可以通过常规使用彩色多普勒来检测。大多数报告的胎儿室间隔缺损是在发现心外或心脏异常并仔细检查心脏时检测到的,或者当彩色多普勒常规用于心脏筛查时检测到的。入口室间隔缺损位于四腔平面的房室瓣膜区域,通常难以与轻度完全性或部分性 AVSD 区分开来。二维超声显示的脱落伪影和彩色多普勒重叠(出血伪影)可导致假阳性诊断。二维超声显示心脏的侧位或横向视图有助于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诊断。房室瓣膜线性插入的存在可能非常可疑,因为存在轻度 AVSD。

4. 胎儿室间隔缺损的可能症状

小型的VSD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而较大的缺损可能导致胎儿的心脏负担增加,表现为:

心脏杂音,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听到。

心脏扩大,超声图像可以显示心脏的结构和大小。

心脏瓣膜的异常运动,通过超声可以观察到瓣膜的开闭情况。

5. 处理和管理

对于小型的VSD,通常可以采取观察和监测的策略,而对于较大的VSD,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治疗的决策通常基于缺损的大小、位置和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6. 结语

了解胎儿室间隔缺损的早期迹象对于提供及时的医学干预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产前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工具,为医生提供了详细的心脏结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患有VSD的胎儿的状况。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可以对胎儿的发展和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