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两癌”(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工作的正式启动,我院迎来了大量前来检查的女性。作为一名检验工作者,我每天也会面对她们,坐在检验窗口,常常会听到他们说他们最近辣椒吃多了,“炎症”有点重。阴道炎真的是因为辣椒吃多了吗?本文就用一个简单的白带常规检查帮助大家解开这个谜团。
什么是白带?
白带即阴道分泌物,指由女性生殖道不同部位的不同物质成分所组成的混合物,由液体和细胞组成。主要液体成分是阴道分泌的液体,加上部分子宫内膜、卵巢等分泌的液体;主要的细胞成分有阴道鳞状上皮细胞、少量宫颈柱状上皮细胞及阴道内寄生的各种细菌。
白带多沉积于后穹窿,呈酸性,阴道内PH保持在4~4.5之间。若乳酸杆菌及脱落的鳞状上皮细胞较多,白细胞或脓细胞较少,球菌更少,PH值上升至7.0左右,则阴道抵抗力降低,易受细菌感染,发生阴道炎。白带常规检查对确定阴道清洁度、发现病原体以及诊断治疗均有意义。
检查前的注意事项
1.标本釆集前,患者应停用干扰检查的药物,月经期间不宜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査。
2.检查前 24小时内禁止盆浴、性交、局部用药及阴道灌洗等。
3.一周内做过宫腔镜、造影等侵入性检查的患者不宜进行检查。
白带常规检查查什么?
1.PH。青春时期后因为卵巢性激素的刺激,使粘膜上皮细胞内富含动物淀粉,经阴道杆菌分解后变为乳酸,使阴道内分泌物质呈弱酸性,可预防病原菌在阴道内繁殖,阴道正常PH值为4.5,患有滴虫性或细菌性阴道炎时白带的PH值升高,可大于5~6。
2.清洁度。阴道清洁度是指阴道清洁的等级程度。正常情况下,阴道内有大量乳酸杆菌,也含有少量其他细菌,并与这些菌群形成平衡状态。阴道清洁度是根据阴道分泌物的白细胞与上皮细胞和乳酸杆菌与杂菌的数量对比进行划分的。当外来病原生物感染,机体免疫力低下,内分泌水平变化或其他某种因素破坏这种平衡就会引起感染,出现大量上皮细胞、白细胞,使阴道清洁度下降。Ⅰ~Ⅱ度属正常范围,表示分泌物中乳酸菌较多,杂菌、白细胞较少,;Ⅲ~Ⅳ度为异常白带,表示阴道炎症,主要见于各种阴道炎。如细菌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并同时可发现有关病原体;单纯清洁度改变常见于非特异性阴道炎,包括化脓性感染性阴道炎、嗜血杆菌性阴道炎、老年性或婴幼儿的阴道炎。
3.乳酸杆菌。白带常规检查报告上乳酸杆菌的正常结果一般是+++到++++,这代表乳酸杆菌数量充足能够“抵御外来入侵者”,但很多人只是+到++,这个时候也不要着急,因为如果其他项目都没有问题的话,这也是正常的。
4.白细胞。白细胞是人体中的防御卫士,一旦发现病菌入侵就会源源不断的“增兵”从而使白细胞数量增长,在报告中,正常白带显微镜下看到白细胞数量应小于15个/高倍视野,如存在大量白细胞,应考虑炎症、感染导致其增高。
5.线索细胞。是细菌性阴道炎的最敏感、最特异的体征,根据胺试验阳性及有线索细胞即可做出细菌性阴道炎的诊断。
6.念珠菌。当阴道抵抗力减低或局部环境改变时,易引起真菌性阴道炎,并可通过性交传染。真菌性阴道炎的阴道分泌物呈凝乳状或“豆腐渣”样。在阴道分泌物中检出念珠菌芽生孢子或菌丝是诊断真菌性阴道炎依据。
7.滴虫。阴道毛滴虫是一种常见寄生于阴道的致病性原虫,可引起滴虫性阴道炎,若检测出滴虫,就代表此时已感染,需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