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中医药剂分类小知识
2024-04-16 15:59:42
作者:石钢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面对形态各异的中药,疑惑的患者朋友只好简单粗暴地统称为“中药”,而在中医药领域里,我们称这些中药形态为:剂型,即在药方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与药物特点,制备出的一种药物应用形式。

中医药剂的常见分类

1.汤剂,是将药物饮片加水或酒浸泡后,再煮一定时间,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主要供内服,但外用的也有,不过多作洗浴、熏蒸及含漱。汤剂的特点是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而且可以根据病情的变化随证加减,能较全面、灵活地照顾到每个患者或各具体病变阶段的特殊性,适用于病证较重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2.散剂,是将药物粉碎,混合均匀,制成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类。内服散剂一般是研成细粉,以温开水冲服,量小者亦可直接口服,如七厘散;亦有制成粗末,以水煎取汁服者,称为煮散,如银翘散。散剂的特点是制作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便于服用及携带。

3.丸剂,是将药物研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剂制成球形的固体剂型。丸剂与汤剂相比,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便于服用与携带。如六味地黄丸安宫牛黄丸、舟车丸等。常用的丸剂有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等。

4.膏剂,是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去渣而制成的剂型,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膏剂有流浸膏、浸膏、煎膏三种;外用膏剂分软膏和硬膏两种。其中流浸膏多数用于调配其他制剂使用,如合剂、糖剂,冲剂,片剂等。

5.酒剂又称药酒,它是将药物用白酒或黄酒浸泡,或加温隔水炖煮,去渣取液,供内服或外用。酒有活血通络、易于发散和助长药效的特性,故常在祛风通络和补益剂中使用,如风湿酒、参药酒、五加皮酒等。外用酒剂尚可祛风活血、止痛消肿。

6.茶剂,是将药物经粉碎加工而制成的粗末状制品,或加入适宜粘合剂制成的方块状制剂。用时以沸水泡汁或煎汁,不定时饮用。大多用于治疗感冒、食积、腹泻,近年来又有许多健身、减肥的新产品,如午时茶、刺五加茶、减肥茶等。

7.露剂,亦称药露,多用新鲜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物,用蒸馏法制成的芳香气味的澄明水溶液。一般作为饮料及清凉解暑剂,常用的有金银花露、青蒿露等。

8.冲剂,是将药材提取物加适量赋形剂或部分药物细粉制成的干操颗粒状或块状制剂,用时以开水冲服。冲剂具有作用迅速,味道可口、体积较小、服用方便等特点,深受患者欢迎,常用的有感冒退热冲剂等一些颗粒药品。

9.片剂,是将药物细粉或药材提取物与辅料混合压制而成的片状剂。片剂用量准确,体积小。味很苦或具恶的药物压片后可再包糖衣,使之易于服用。如需在肠道吸收的药物,则又可包肠溶衣,使之在肠道中崩解。此外,尚有口含片、泡腾片等。

10.糖浆剂,是将药物煮、去渣取汁、浓缩后,加人适量糖溶解制成的浓糖水溶液。糖浆剂具有味甜量小、服用方便、吸收较快等特点,适用于儿童服用,如止咳糖浆等。

11.口服液,是将药物用水或其他溶剂提取,经精制而成的内服液体制剂。该制剂集汤剂,糖浆剂、注射剂的特点,具有剂量较少、吸收较快,服用方便、口感适宜等优点。

12,注射液亦称针剂,是将药物经过提取、精制、配制等制成的灭菌溶液、无菌混悬液或供配制成液体的无菌粉末,供皮下、肌肉、静脉等注射的一种制剂。具有剂量准确、药效迅速、适于急救、不受消化系统影响的特点,对于神志昏迷,难于口服用药的患者尤为适宜,如开灵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

以上诸种剂型,各有特点,临证应根据病情与方剂特点的酌情选用。此外,尚有胶囊剂、灸剂、熨剂、灌肠剂、气雾剂等。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