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脑血管意外的护理方法是怎样的?
2024-04-19 15:49:21
作者:王丽君 
作者单位:盐亭县肿瘤医院

脑血管意外,即突发性、局部性或全面性的大脑血管功能异常,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医疗状况,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日常生活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同时,在处理此类紧急状况时,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本文主要是向大家详细阐述脑血管意外的护理方法及应注意的关键点。

一、脑管病的临床表现

脑血管病变的临床表现因其部位、性质和范围而异,可能引发各种复杂的综合征,其中偏瘫尤为常见。偏瘫是指患者一侧上下肢体出现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特点包括肌张力异常、运动模式粗大、反射亢进、运动协调控制受损和平衡功能异常。脑血管意外患者除偏瘫外,还伴有感知认知、言语交流及情感心理等障碍,限制了日常活动和工作效率。

二、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基础护理

(一)急救措施

1.请迅速拨打紧急救护电话,刻不容缓。脑血管意外是一项紧急医疗状况,及时召唤紧急救护服务是保护患者生命安全的首要任务。

2.保证患者体位安全:患者需被安置于侧卧位,确保呼吸道畅通无阻,防止因吞咽物引起呼吸道阻塞。

3.控制活动性出血:在面临明显的活动性出血时,迅速而准确地采取止血措施。请选用清洁的纱布或绷带,稳定且有力地压迫出血点,直至出血完全停止。在此过程中,请保持冷静,确保血压稳定,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血液流失,并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援助。

4.维持环境安静: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应降低外部刺激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和焦虑情绪,进而促进康复和恢复。

(二)病情观察

1. 意识评估:仔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清醒程度和神智的恢复情况,以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状态。

2. 呼吸观察: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包括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对于可能存在窒息风险的患者,应及时采取辅助呼吸或胸外按压等急救措施,确保患者呼吸通畅。

3. 血压监控:脑血管意外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因此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水平。一旦发现血压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维护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4. 体温管理:对于体温升高的患者,应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如降低环境温度或使用物理降温方法。通过合理调控体温,可以防止过高的体温对神经系统造成进一步损害。

(三)心理支持

1.情绪扶持:倾听并理解患者的情感表达,提供必要的情绪扶持,以协助患者积极应对疾病与康复过程。

2.心理指导:结合患者的具体状况,实施心理疏导和认知调整,帮助患者树立乐观的康复信念。

3.康复协助:提供康复辅助工具和相关信息,以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更全面地了解康复过程及相关资源。

三、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康复护理

(一)急性期护理

1.在成功挽救患者生命之后,应当在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前提下,尽早启动康复程序,并结合护理诊断结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

2.预防感染:患者因病情严重或陷入昏迷,活动能力受到限制,护理时需特别关注。对于意识不清、感觉障碍或昏迷的患者,应确保每小时翻身一次,以维护血液循环和防止并发症。对于意识清晰且感觉正常的患者,可适度延长翻身间隔。护理过程中,务必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以预防感染,并可结合轻拍背部,协助体位排痰。

3.在患者卧床期间,体位护理至关重要。应重视患者的卧位选择,推荐采用有助于抵抗痉挛的体位,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二)恢复期护理

1. 充分利用每一次护理治疗的机会,如发放药物时,来教育患者如何主动、正确地转移体位,并维持恰当的姿势,以优化其治疗效果。

2. 为了增强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在日常活动中注重引导患者使用自身的手部功能,如辅助他们进行洗漱和取物等,以促进患侧手部的功能恢复。

3. 针对可能出现的肩手综合征等后遗症,提供专业的护理指导,教授患者正确的运动方式和姿势,并鼓励他们通过健侧肢体的协助,进行患侧的各种活动,以减轻后遗症的影响。

(三)预防褥疮

1. 每日例行检查皮肤状况,特别是骨性突出部位,以预防潜在问题。

2. 维持皮肤清洁,避免刺激和感染。

3. 对湿润区域(如尿道周围和易出汗部位)实施特别保护。

4. 采用正确的体位变动、翻身和移动方法,结合润滑剂、专用床垫、防护服装以及行走辅助,来防止皮肤因摩擦和过度压迫而受损。

5. 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水分和营养支持,以维护皮肤健康。

6. 积极努力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减少长时间压迫的风险。

总之,脑血管意外的护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急救、病情观察、康复和心理护理。对于患者来说,正确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康复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是向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提供有关脑血管意外护理的参考和指导,以帮助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