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患者存在呼吸系统疾病时,需要进行气管镜检查及治疗,如气道异物(进食或饮酒后食物残渣吸入气道,长期有异物感及刺激性干咳),长期肺部感染、结核行涂片检查,肿瘤穿刺活检,气道肿瘤切除,气道狭窄支架、球囊扩张,痰液灌洗。这些操作均需由口腔或鼻腔进入纤支镜,经过气管、隆突、声门、支气管,刺激极其强烈,引起剧烈呛咳甚至窒息感,很难获得清醒患者的合作,舒适度极差,且由于患者不可控的呛咳及体动,影响术者操作,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出血及影响治疗效果。无痛气管镜检查使患者诊疗过程舒适化,治疗效果佳,极大地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无痛气管镜检查有哪些麻醉方式
根据患者的心肺功能等情况、检查或治疗的术式,麻醉方式有表面麻醉、清醒镇静、静脉麻醉、喉罩全麻等。
1.表面麻醉:仅在气道检查路径喷洒达克罗宁胶浆、丁卡因胶浆等表面麻醉剂,能减轻患者在检查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但效果欠佳,操作全程患者清醒,呛咳及窒息感明显。
2.清醒镇静:使用小剂量的镇痛、镇静药物,保留自主呼吸,适当镇静但患者全程意识清醒,呛咳及窒息感明显减轻,大部分患者能配合完成检查治疗但舒适度较差。
3.静脉麻醉:使用适当剂量的镇痛、镇静药物,尽可能保留自主呼吸,必要时使用无创呼吸机面罩辅助通气,充分镇静使得患者检查治疗过程安静入睡,基本无异物感、呛咳、窒息感等不良体验,对检查治疗过程无主观感受及记忆。
4.喉罩全麻:使用镇痛、镇静、肌松药物,采用喉罩、气管导管或高频喷射等保障有效通气,使得患者操作全程无痛、安静入睡、无不自觉体动,麻醉效果确切,舒适感、满意度最佳,长时间的治疗也能保障患者安全;肿瘤穿刺活检、气道肿瘤切除,气道狭窄支架、球囊扩张等操作风险较大、治疗时间较长,对患者配合程度要求极高,要求不能有任何轻微的体动,选用喉罩全麻方可满足治疗的要求。
无痛气管镜麻醉前需要哪些准备
气管镜检查需要占用气道,有一定的风险,麻醉前需要充分地麻醉评估。患者需完成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凝血功能等基本检验以了解是否存在严重贫血、肝肾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及凝血异常等需要术前积极纠正的情况;需完成心电图检查了解有无心律失常;需行肺部增强CT以确定检查治疗部位,对于老年、心肺功能差的患者需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等以评估肺功能;需评估张口度、头后仰度、甲颏距离等气道条件了解有无通气困难的可能;有无过敏史及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患者身高体重。无痛气管镜检查前禁食8小时,禁饮4小时,检查当天全程需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家属陪同。
全麻是否会使记忆力及智力变差
在无痛气管镜检查,全麻较其他几种麻醉方式有明显的优势,但大部分患者最担心的问题是全麻是否会影响记忆力和智力,尤其应用于青少年及儿童。目前无任何确切的证据证明全麻会对记忆力及智力产生影响。正常使用全麻药物,在药物起效时对中枢神经系统会产生短暂的抑制作用,肝肾功能正常者药物代谢较快,不会引起药物蓄积产生长时间作用,不会产生对记忆力及智力的不良影响。但全麻药物可能透过胎盘屏障,对胎儿产生影响,在前三个月尤为敏感,孕妇需结合实际情况多科会诊谨慎选择麻醉方式和手术时机。尽管麻醉药物在数小时内基本代谢完全,但有生育计划的患者同样建议适当推迟生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