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应急,习惯在家中放置一些常备药品,像这样的药品安全问题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药物的服用方法、如何保存药物、适用人群和禁用人群、儿童和老人的服用剂量、服用时间和频率、药物的副作用、还有哪些药物是不能混合服用的等等,下面就为大家分享几个安全用药的简单小常识。
一、合理储存。要注意药品的保存期限。日常储存应注意防潮,开封后放在相对干燥的地方,避免药品在空气中受潮。
二、药品说明书要仔细阅读,确定这种药是否可以服用,有些药品有禁用的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除此之外,也应该注意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三、服药。1.口服化学药(俗称西药)一般选用最佳的温开水口服化学药。忌用含化学成分的水送服药物,如茶水、果汁、牛奶、矿泉水等,切忌与药物有理化配伍的禁忌。如:(1)果汁服用可以导致药物失效,尿酸高患者禁用酸性饮料、碱性药物碳酸氢钠的橙汁服用,两者同服,可发生酸碱中反应,使药物失效。(2)某些抗菌药(土霉素、红霉素等)与牛奶合用,会与牛奶中的钙质发生化学反应,使抗菌作用减退,药效减退,甚至完全失效。(3)止痛药不能用咖啡冲服。咖啡中的含有咖啡因,可使中枢兴奋,同时也会刺激胃液分泌,而像布洛芬(阿司匹林、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等都属于此类药物)这类非甾体类抗炎药,其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肠胃不适而引起的,咖啡中的咖啡因和止痛药一起服用,会进一步加重肠胃的不良反应,同时影响药效无法发挥。2.口服中成药。选择适合自己的“水”,按照中医理论送服,效果会事半功倍。如六味地黄丸送淡盐水,淡盐水味咸,可引药入肾,故可作药引,有助于六味地黄丸直达病灶,补肾效果更佳。3.适合清晨服用的降压药,抗抑郁药,糖皮质素,利尿剂等。4.适用于胃黏膜保护剂、胃动力药物、抗菌素、降糖药等空腹服用。5.非甾体抗炎、补血、中酸等,宜餐后服用。
四、用药前需仔细与医生或药师进行沟通,将所患或者曾经患过的疾病及正在接受的治疗方案告知医生,包括正在使用的所有药品(西药、中药、保健品)。这样医生才能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给予最佳的治疗措施,同时也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生处方中的剂量使用,超量可能引起中毒,减量则可能减弱疗效甚至贻误病情。
五、药盒包装上有OTC标记的药品为“非处方药”,相对安全,可自行在药店购买,依据说明书使用。无OTC标志药品的购买和使用,请凭医师处方,千万不要自己使用。
六、忘记用药时,除非另有叮嘱,否则记得要尽快用药。但如果离下一次服药的时间已经非常近了,那就直接跳过这粒药吧!切记不可一服二!
七、如怀疑用药过量,请立即就医,过量的症状与副作用相似。若病人出现昏迷或呼吸暂停等情况,请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进行急救。
八、妥善保管自己的药品,不要将自己的药品给予其他人使用。
九、药品应该放置在儿童与宠物接触不到的地方。
药品用对了能救人,用错了可能伤人,药物是把双刃剑,在日常生活中掌握基本的用药常识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