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五大特点。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由于具有突发性,因此在发病后会令患者、家属手足无措,从而对疾病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脑卒中患者的预后与救治是否合理、是否及时密切相关,因而在发病时如何进行家庭急救成为许多居民关注的热点。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家人突发脑卒中后应该如何家庭急救,现对有关急救措施进行整理。
脑卒中家庭急救的必要性
脑卒中发病以突发为主,并且在发病后疾病进展快,治疗越及时越有利于取得理想的预后。随着救治时间的延后,患者并发症、致残率的风险也不断提升,因此越早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置越有利于取得更好的结局。因此对家庭急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脑卒中的发病呈现增加的趋势。如能在患者疾病早期实施必要的家庭急救措施,则将提升患者的生存机会,降低死亡率与致残率。基于以上原因,家庭有老人或脑卒中高发人群的居民,有必要掌握脑卒中的家庭急救措施。
脑卒中家庭急救措施如何开展
在开展脑卒中的家庭急救措施前,首先需要掌握如何识别或判断家人是否为脑卒中。脑卒中发病后的可引起神经功能的紊乱,因此当家人出现口齿不清、异常肢体表现、无法控制面部表情的状况,则需要立即进一步评估家人是否为脑卒中。在家人出现以上状况后,可以让家人复述一句话,观察是否能够完整、清晰地表述;同时让家人进行微笑等表情动作,观察有无异常,是否有面部不对称情况;之后告知其抬高肢体,观察其是否能完成抬高上臂的动作。当无法做到时,可初步判断家人为脑卒中。
在判断家人为脑卒中后,需要立即开展家庭急救。首先在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然后将患者的发病情况、当前表现表述清楚,之后告知急救车到达的具体地点,尽可能具体到周围有什么明显标志物,方便急救车到达预定位置,保持电话畅通,便于急救人员联系。然后在接线员告知可挂断电话后,再挂断电话。
在拨打电话的过程中,可帮助患者调整体位,取侧卧位,使头偏向一侧便于气道分泌物的咳出,降低窒息风险。同时解开患者的衣服的扣子,包括领扣、腰带扣等,并确保环境通气。如患者处于清醒的状态,则注意安抚患者的情绪,避免其陷入恐惧、紧张情绪中,应该保持平稳的呼吸,保持镇定,避免哭喊。对于已经接近昏迷状态的患者,需要呼叫其姓名,增加其求生意志;对于出现躁动不安的患者,适当给予肢体的约束,避免其摔倒、坠床,预防其受伤。
在等待急救车的过程中与急救车保持联系,为其指引方向,同时在急救人员的指导下为患者提供家庭急救措施。避免自行搬动患者,同时不可擅自服用药物。如果当前季节温度降低,则以轻薄的被子或衣物帮助患者保暖,但需注意避免影响患者的呼吸。
在120急救车到达后,在急救人员指导下协助将患者转运至救护车担架上。
到院后的一些注意事项
在到达医院后,向接诊的医生、护士准确地告知患者的发病情况,尤其是发病的时间务必精确。同时此过程中注意安抚患者的情绪,疏解其心理压力。并按照医务人员的指导办理相关手续,使患者能够及时地接受规范化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