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幽门螺杆菌知多少?
2024-04-26 17:21:38
作者: 叶彬明
作者单位:东莞市清溪医院 消化内科

一、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是一种能够在强酸性环境中生存、且能在人体胃内和口腔内长期存活的致病菌。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为40%~60%,也就是说,大概2个人中就有1人感染。

二、幽门螺杆菌的危害?

幽门螺杆菌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Ⅰ类致癌因子,是引起胃炎、胃溃疡及胃癌的元凶,关于幽门螺杆菌的危害,有4个数字能体现:

100%:接近百分之百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

95%:约有95%的十二指肠溃疡和幽门螺杆菌有关;

70%:约有70%的胃溃疡患者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的;

63.4%:约有63.4%的胃癌是由于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导致。

三、幽门螺杆菌感染就一定会导致胃癌?

不是!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增加得胃癌几率,但并不意味着感染后一定会得胃癌,胃癌的发生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环境因素、饮食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出现胃癌的比例大概占到1%左右。目前研究认为,肠型胃癌(占胃癌极大多数)的发生模式为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这是一个慢性发展的过程,平均需要10年左右。如果在胃萎缩或肠化生前根除幽门螺杆,阻断了“肠型胃癌演变"进程,可有效降低胃癌发生风险。所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一定要给予重视,建议及时到医院专科检查,明确是否需要医疗手段干预。

四、幽门螺杆菌是怎么传播的?

幽门螺杆菌主要经过“口-口途径”和“粪-口途径”传播。

口-口途径:幽门螺杆菌藏匿在牙菌斑、唾液里,可通过唾液传播。一起吃饭、接吻、使用不洁餐具、大人食物嚼碎后喂小孩等都有可能传染幽门螺杆菌。

粪-口途径:幽门螺杆菌可随大便排出,饮用了被粪便污染的水源、如厕后手未洗干净便去触摸食物、进食,均有可能被感染。

五、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可能出现什么症状?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可出现上腹痛、腹胀、早饱、恶心、口臭等症状。

六、怎么快速准确地检测幽门螺杆菌?

目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分为两大类:

侵入性检查:即做胃镜检查时钳取一小块胃黏膜组织去化验;包括组织学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幽门螺杆菌培养。

非侵入性检查:不需要做胃镜检查,如呼吸试验、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等。其中,呼气试验因具有准确、快捷、方便、无痛、无创等特点,已被广泛使用,成为幽门螺杆菌的首选检测方法。

七、哪些人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1.消化性溃疡(不论是否活动和有无并发症史);

2.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3.早期胃癌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或胃次全切除术者;

4.有胃癌家族史;

5.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6.幽门螺杆菌胃炎;

7.胃增生性息肉;

8.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不良;

9.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

10.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

11.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12.维生素 B12缺乏;

13.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无根除治疗抗衡因素)。

八、如何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推荐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或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铋剂+抗生素1+抗生素2+,疗程14天。

推荐大剂量二联方案:含双倍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每日≥3g的阿莫西林。

九、怎么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集体用餐时提倡采用分餐制、公筷制,杜绝家长将食物嚼碎后喂给宝宝吃,食具要注意消毒。

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共用牙刷、碗筷等。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避免喝生水、吃生的食物,同时食物应多样化。

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家庭中的成年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给予根除治疗,除非有抗衡因素,以防止家庭成员间传播。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