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是各种创伤后所引起的正常皮肤组织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统称,它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必然的产物。包括浅表性瘢痕、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萎缩性瘢痕等。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是皮肤损伤后身体过度组织修复的产物,在组织学上是由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过度生成引起的。那么我们主要来了解一下瘢痕的典型症状、护理应该要注意些什么!
瘢痕的典型症状
1.浅表性瘢痕是皮肤损伤后,表现为皮肤表面粗糙或有色素变化,仅限于受伤部位,不会造成功能障碍,随着时间的推移,疤痕逐渐变得不那么明显。
2.增生性瘢痕是皮肤损伤后,表现为损伤累及真皮深层,瘢痕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局部增厚变硬,但仅限于损伤区域,可引起疼痛、瘙痒和其他不适,与环境温度增高、情绪激或食辛辣刺激食物时症状加重。通常在创伤后数月或几年后,才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
3.瘢痕疙瘩是皮肤损伤后,表现为红色斑点或结节,在原始损伤之外的皮肤表面上方继续生长,具有坚硬的“蟹爪”外观,并且经常疼痛和发痒。主要发生在胸部、肩部、耳垂等部位。有些是在皮肤外伤后发生的,例如割伤、耳洞或手术切口。它也可能发生在痤疮皮损或蚊虫叮咬后,通常在损伤后几周或几月内迅速发展,可以持续性连续生长,也可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处于稳定状态。一般不会发生挛缩,一般不引起功能障碍。
4.萎缩性瘢痕是皮肤损伤后,表现为局部皮肤凹陷,可能与皮肤胶原纤维合成不足或挛缩有关,可见于痤疮或外伤后。分为冰锥式、厢式、波动式。如果萎缩性疤痕面积较大,就会发生较大的收缩,拉扯周围的组织和器官,影响其功能。
5.其他症状,三度烧伤还会损害毛囊、汗腺、皮脂腺、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导致温度失调、皮肤干燥和神经性疼痛。
瘢痕愈合期间的护理攻略
1.好好护理皮肤:疤痕修复后,手术部位必须保持清洁、消毒、定期更换,避免感染。还要避免过度摩擦和过度活动。由于疤痕表皮的结构和功能不完整,表皮容易受到损伤,治疗不当会使损伤加重。当局部出现疤痕时,患者应注意局部皮肤护理,避免对疤痕部位施加过大的压力,以免引起或加重瘙痒、疼痛或其他不适症状,避免抓挠或按摩。
2.疤痕恢复期间: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促进疤痕软化恢复平整,还可以防止疤痕继续增生。
3.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疤痕是真皮愈合和修复引起的一种现象。他们在恢复期间相对脆弱。不建议吃辛辣食物,如辣椒、姜、蒜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刺激局部皮肤,造成局部疼痛甚至感染等情况,影响瘢痕恢复。疤痕恢复通常需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的蔬菜和水果,如动物肝脏、胡萝卜、猕猴桃、火龙果、百香果、柠檬和橙子等,对皮肤修复起到有效的作用。
4.调节精神状态:疤痕的影响会让一些患者产生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应注意调节精神状态,尽量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平时可以多和朋友、家人多交流,不要因为瘢痕而产生过重的心里负担。
除了上述方面外,还应注意规律作息。如果对美观要求较高,可考虑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冷冻治疗、微针治疗等淡化或去除疤痕的治疗方法,但也可考虑具体的治疗效果和具体的治疗方法,费用因人而异。大家在进行治疗时一定要遵循医嘱进行使用,不要盲目用药,这样才能有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