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动是一种主观感觉,是指胎儿在孕妇子宫内的各种活动,如翻身、伸手、踢腿、打哈欠等,胎动可能冲击子宫壁,引起子宫壁的活动。伴随着妊娠不同时期,胎动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通常认为孕妇常在妊娠18~20周左右开始感到胎动。
胎动是什么样的?
因为胎动的表现非常多样化,每个孕妈的感觉也十分个体化,所以胎动的实际表现因各种具体情况而不尽相同。临床上对胎动的计数有相应要求,但胎动的形式及幅度并没有具体的评判标准。
其实每个孕妈感受到的胎动都不一样,有的孕妈会感觉到肚子里有小鱼在游动,或者像肠胃蠕动一样,肚子咕噜咕噜的响;有的孕妈妈会感觉到宝宝在打嗝,有时能触摸到重复性规律间隔地运动,甚至听到“咯咯咯”类似成人打嗝的声音,打嗝一般持续几分钟;随着孕周的增加,有的孕妈会感觉到宝宝在转动、翻动、滚动、跳动,甚至根据动作能猜出宝宝在翻身、伸伸胳膊、扭一下身子、踢腿等动作。
为什么要数胎动?什么时候开始数?
胎动是监测宝宝健康的重要指标,能反映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安危状况,是胎儿健康的“晴雨表”。一般从妊娠期第28周开始,胎儿开始出现睡眠和觉醒周期,所以大部分医院建议孕妇从第28周开始进行自我监测胎动,以达到监控胎儿健康状况的目的。胎动随妊娠进展逐渐增强,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妊娠38周后逐渐减少,胎动夜间和下午较为活跃,常在胎儿睡眠周期消失,持续20~40分钟,妊娠28周以后,正常的胎动次数≥10次/2小时。
如何数胎动?
1.方法一:12h胎动计数。胎动是有变化规律的,根据每日胎动变化规律及胎儿醒睡周期,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每日固定3小时计数胎动法,即在每日早、中、晚固定的时间各测胎动1小时。数胎动时侧卧位或是半坐位(仰卧位可能会出现低血压等使孕妈妈不适,站立位可能会压迫胎儿影响胎动,因此不建议仰卧或站立位),放松很重要,双手自然地放在腹壁上计数。可以选择餐后1小时左右,这时通常胎动较明显。计算胎动要算连续动作,如果踢了一下就停那就计为1次,如果同时动了好几下才停下来,那也只计为1次。把早、中、晚3次胎动数量相加,再把总数乘以4,就是12小时的胎动数。正常情况下,每小时胎动3~5次,胎动数>30次/12小时为正常。为了便于记忆,准妈妈可以使用花生、糖果、小程序等辅助计数,胎动一次就将一颗花生放进盒子里,一小时后,数一数共有多少颗花生,就有多少次胎动。有时准妈妈还会感觉到肚子一跳一跳的,这其实是胎宝宝在打嗝,类似心跳,这种跳动会在固定位置跳动,动静也较小,和胎动不同。打嗝是宝宝为了锻炼自己的呼吸功能,在吞咽羊水的过程当中刺激到横膈膜后出现的情况。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正常现象,准妈妈不用担心。要是数胎动时遇上宝宝打嗝,打嗝活动可算一次胎动,约5分钟后再有胎动或再次“打嗝”,才能再计一次胎动。
2.方法二:数十法。孕妈妈每天进行一次胎动计数,记录10次胎动所需的时间,一般要在胎动较频繁的时间段进行。该方法在国外应用最广泛。2小时内感受10次以上胎动即为满意的胎动。目前大家推荐比较多的标准是2小时内胎动不低于6次。一旦低于6次,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正常的健康胎儿的睡眠周期一般为20~40分钟,通常情况下最长不会超过90分钟。也就是说没有胎动超过1~2小时,甚至超过6小时,胎儿可能存在缺氧情况,需要尽快就诊。
胎动异常怎么办?
数胎动不是只看数字,而是要看每次胎动的变化和趋势,如果孕妈们遇到下列情况:胎动突然频繁;胎动的力度、时间、频率等毫无规律;胎动突然减弱,次数减少;胎动明显变少;急速的胎动后突然停止。这些情况都可能提示宝宝在宫内有缺氧的表现,孕妈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好去医院的准备。另外,如果超过孕24周,还是没有感受到胎动,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