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眩晕发作时手足无措?预防、治疗、调理看这里!
2024-04-26 09:33:01
作者:梁翠
作者单位:贵港市人民医院

为何会出现眩晕?出现眩晕该怎么办?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前庭系统问题、睡眠不足、身体虚弱、气压变化、过劳、人群拥挤等。眩晕的发生可导致患者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可能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从医生的角度出发,针对眩晕的出现和处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病因分析:眩晕的病因多种多样,可能与前庭系统问题、睡眠不足、气压变化等因素有关。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病史、生活习惯、症状表现等进行详细了解和分析,以找出可能的诱因。

2.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比如,针对不同的辨证类型,可能采用不同的中药治疗方案,或者结合物理疗法、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方法。

3.应急处理:对于突发性眩晕发作,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比如,找一个能依靠的支撑物,避免摔倒;如果出现恶心和呕吐,应保持侧卧位,以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对于严重症状如意识障碍、肢体麻木乏力等,应及时送医院急诊室就诊。

怎样预防眩晕发作?

预防眩晕发作需要多方共同协调,比如综合考虑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心理健康以及身体状况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饮食方面:避免暴饮暴食,不要过食肥甘厚腻,不要吃生冷饮,保持饮食清淡、营养均衡。

2.保持规律作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如果要夜间工作,也应尽量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建议考虑中午睡午觉。

3.保持锻炼: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如太极拳、气功、慢跑、散步等,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有效预防眩晕发作。

4.情绪调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暴怒、惊恐等强烈的情绪刺激,减少肝火上升引起的眩晕发作。

5.避免头部运动:尽量避免突发、强烈的头部运动,特别是中老年人,要注意颈椎骨质疏松等情况,避免对椎基底动脉供血造成压迫。

6.养成良好的行动姿势: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特别是起床、弯腰、转头等动作要缓慢、稳健,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引起眩晕。

7.预防基础疾病:控制高血脂、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各项指标,减少眩晕发作的可能性。

8.定期复查:对于已经出现眩晕症状的患者,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病情恶化。

出现眩晕后该如何治疗,以及如何保持日常调理?

1.一般治疗:(1)卧床:在急性发作期间,卧床休息是必要的,能减轻症状。房间建议保持安静、昏暗。(2)减少刺激:避免较大的声音和强光刺激,减轻症状。(3)使用药物:使用药物如苯巴比妥、安定等来消除焦虑和紧张。(4)镇吐:在必要时使用药物如盐酸敏克静、爱茂尔等来缓解恶心和呕吐。(5)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并确保电解质的平衡。

2.药物治疗:(1)使用抗晕动药物,包括抗胆碱能药、抗组织胺药、钙离子拮抗剂、血管扩张剂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2)对于特定病因引起的眩晕,如炎症、肿瘤等,需要针对性地给予抗感染治疗、手术治疗等。

3.物理康复治疗:采用物理疗法如前庭康复操、针灸等来促进康复和改善眩晕症状。

4.手术治疗:对于顽固性眩晕患者,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包括前庭神经切断术、迷路切除术等。

5.心理治疗: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其应对眩晕带来的恐惧和焦虑。在日常调理方面,患者需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通风换气,避免恶劣的环境刺激;控制生活和工作压力,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刺激性强的环境中,如嘈杂的场所等。

总之,对于眩晕症的治疗和日常调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因,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同时,患者也需要配合医生的指导,积极配合治疗和调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