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兆
急性心肌梗死多在发病前一周左右出现相关症状,少数患者可能会提前数月出现不适,还有一部分患者症状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前1~2 天。因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发病症状很容易和其他疾病分不清楚,如有人出现以下症状,一定要引起注意,要尽早就诊,以免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劳力性心绞痛,就是患者在上楼、快走、从事体力劳动等情况下,出现因劳累的情况引发的心绞痛。此时的心绞痛与以往有所不同,疼痛频率较快、疼痛症状较重、时间也比平常要长,并且在服用药物后症状不会消失。
患者在静息状态下或是睡着时出现心绞痛的症状,疼痛程度重时间长,会持续疼痛20分钟以上,服药同样无法缓解疼痛症状。
在胸痛的同时常常伴随着恶心、呕吐、冒冷汗或心动过缓等症状。
有少数患者可能胸痛症状并不明显,仅有左上肢、咽部、上腹部及背部疼痛,甚至右侧胸痛。
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发人群
急性心肌梗死好发于40 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尤其是有冠心病、心绞痛、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病史等人群。但现今社会,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压力比较大,很多人有着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从而导致年轻人也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情况。因此,无论年龄大小都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如有异常症状务必重视并及时。
当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我们要怎么做?
当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救治时间非常珍贵,最佳救治时间为120 分钟,疾病发生时每拖延1 分钟,心肌坏死程度就会加重一些,而坏死的心肌是无法再生的。因此,当怀疑发生心肌梗死时,尽早送入专业医院,由医生进行判断和治疗,尽量将心肌损害降到最低。
如果患者发病时身边有家属,家属不要慌张,尽量快拨打120 急救电话,详细说明地址及患者具体情况,并在接线人员指导下进行合理处理。不要随意乱动患者,以免增加心脏压力,出现危险情况。如果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昏倒或是心脏停动等情况,此时,家属不可摇晃患者,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一直到救护车到来。
如果在发病时身边没有家人或路人,患者需要进行自救,首先也需要马上拨打120 急救电话,告知自己具体疾病情况,在等待急救时患者可以采用有效自救方法,如服用药物包括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尽量保持放松、调整呼吸等待救援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