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化验单中涉及的项目较多,可以用来发现血液细胞改变引起的疾病、可引起血液细胞改变的疾病,包含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其核心检验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血红蛋白(Hb) 存在于红细胞中的蛋白质之一,承担着机体向器官、组织运输氧气和运出二氧化碳的功能,可用于判断贫血。正常参考范围: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血红蛋白数值低于正常参考范围的原因可能为:急、慢性失血,例如严重外伤失血、月经量过多等;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肿瘤侵犯骨髓,例如白血病等。高出正常参考值的原因可能为:严重脱水,例如腹泻;严重烧伤;肺原性心脏病等。
二、白细胞计数(WBC)
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细菌入侵时可释放水解酶,吞噬细菌)、嗜酸性粒细胞(属于促炎症细胞,参与抗寄生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应答和过敏性疾病免疫过程)、嗜碱性粒细胞(参与细胞免疫调节)、淋巴细胞(具有免疫识别功能)和单核细胞(吞噬功能强大)5种,其正常参考范围:成人(4.0~10.0)*109/L,新生儿(15.0~20.0)*109/L。一般判断是否存在感染主要看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率。低于参考范围的原因主要为:病毒、细菌、原虫等感染,例如病毒性感冒;血液病,例如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药物、化学试剂或放射性影响,例如长期接触不合格装修材料。高于正常参考范围的原因:全身或局部感染,例如急性阑尾炎;白血病;肿瘤;大面积烧伤。剧烈运动、进食后可能出现生理性白细胞计数升高。
三、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对于身体内的止血功能尤为重要,来自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过高会出现血液高凝,过低容易出现出血,其正常参考范围:(100~300)*109/L。低于参考范围的原因主要为:骨髓造血功能受损,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白血病;血小板破坏过多,例如脾功能亢进;血小板消耗太多。高于参考范围则可能是:骨髓增殖性肿瘤;反应性血小板增多;急性溶血等。
四、常见检验内容
第一,C反应蛋白(CRP),一般用于判断是否出现感染,但它并不能用于判断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第二,白细胞计数(WBC),一般情况下白细胞数值越高,表示细菌的毒性或者数目更高,但如果特别高不一定是细菌感染。第三,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通常针对细菌感染,若是数值上升,则表示病情仍在发展。第四,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过低则表示病毒感染。第五,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一般判断是否存在过敏。
五、结语
血常规对身体的很多病理改变有敏感反应,了解如何解读化验单有助于判断自身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