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状疱疹是什么引起的?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属于水痘病毒的一种。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季常见。好发于胸背部、腰腹部、有些也出现在头面部、四肢。
二、带状疱疹到底有多磨人?
1、强疼痛感:比起其他皮肤病引起的瘙痒不适,带状疱疹给人体带来的更多的是痛感。患者会在一侧长出一串串密密麻麻的红斑水疱泡还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如刀割、火烧、电击、撕裂、针刺的疼痛。如不及时治疗,长此以往还可能导致神经衰弱、抑郁等严重精神障碍问题,造成身心上的双重折磨。
2、损伤神经:除了发病期间的持续疼痛,痊愈以后还可能留下不可逆的后遗症。如:神经痛、听力障碍、角膜穿孔等,其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多发于老年人及免疫低下人群。病程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最长可达十年余,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带状疱疹容易“盯上”那些人?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发生水痘或呈隐性感染,在水痘疾病痊愈后,该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者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创伤、恶性肿瘤、病后虚弱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引发带状疱疹。以下人群容易被“盯上”:
1、年龄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
2、患者糖尿病、艾滋病等基础系统性疾病人群。
3、长期精神受创、压力过大人群。
4、接受放疗、化疗,以及患有恶性肿瘤人群。
5、过度劳累人群。
四、得了带状疱疹后身体有哪些变化?
带状疱疹会经历四个期:潜伏期、初期、爆发期、恢复期。
1、潜伏期:带状疱疹一般潜伏期在2周左右,在潜伏时,症状不明显。
2、初期:刚开始发病的2-5天症状不太明显,皮肤不会出现水疱,只会在某个地方出现1-2个小红点,逐步呈片状皮疹出现后,随着皮疹的发展,出现皮肤内隐痛等症状。
3、爆发期:会出现多种不良的组织肿胀和溃疡的症状,具体表现为皮疹和水疱明显,又红又肿,发展部位渐进性延伸和扩展,有发痒或明显刺痛感,水疱会变得充满脓液,这是因为带状疱疹在经历异变的过程。
4、恢复期:通过抗病毒治疗,皮疹和水疱逐步干燥结痂,疼痛不明显,皮肤逐步愈合,流脓现象也有缓解。但如果治疗不及时,预后会有神经痛的表现,有些人会经历长达数月及数年的持续疼痛,也称为疱疹后神经痛。
五、带状疱疹如何治疗?
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为休息、抗病毒、抗炎、止痛、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并发症。
1、休息治疗:中老年患者宜严格限制体力活动、病情严重者最好在家卧床休息。
2、抗病毒治疗: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是治疗带状病毒的关键,可缩短带状病毒相关性疼痛的时间,通常在水疱发生72小时内使用,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可选用阿昔洛韦、溴夫定、阿糖腺苷等药物。
3、抗炎治疗
4、止痛治疗:可选用普瑞巴林或加巴喷丁,酌情选用非甾体抗炎药。
5、其他治疗:注意保持患处清洁卫生,皮肤破溃处不碰生水,以防继发细菌感染。必要时选用红外线照射等,可促进水泡干涸和结痂,缓解疼痛。
六、带状疱疹如何护理?
带状疱疹患者需注意改变生活习惯,多饮水,注意休息,不熬夜,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具体如下:
1、坚持适当的户外活动或参加体育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2、感染是诱发本病的原因之一。预防各种疾病的感染,尤其是在春秋季节,寒暖交替,要适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此外,口腔、鼻腔的炎症应积极给予治疗。
3、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适度锻炼,勿剧烈运动。饮食需要注意均衡营养,三餐中要摄入一定量的肉、蛋、菜、主食,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
七、带状疱疹有传染性吗?
皮肤在结痂前,是有传染性的,不过比水痘的传染性要低点。病毒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患者应保持皮疹被覆盖,常洗手,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还应该避免接触从未发生过水痘的人。
八、带状疱疹如何预防?
1、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疾病最经济、最有效、最简便的手段。不仅能降低疾病发生风险,还能节省治疗费用。推荐年龄在50岁及以上且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无论个体是否有水痘感染史或接种水痘疫苗)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2、保持良好睡眠:增强自身抵抗力,最简单方法就是保持良好睡眠。因为体内的T细胞负责对付病毒,如果得不到充足睡眠,T细胞的数量就会减少,免疫系统功能就会下降,生病概率随之增加。
3、注意饮食常运动:合理膳食,注意营养均衡,增强抵抗力,养成日常运动好习惯,增强体质。
4、尽量“躲开”水痘:以往得过水痘的患者会更容易患带状疱疹,注意要避免接触水痘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