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为什么脑梗越来越多,脑梗出现时会有哪些征兆?早知道早预防
2023-08-07 15:38:40
作者:韩俊玲
作者单位: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物测地质队医务室

脑梗指的是脑血管的阻塞或破裂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或中断,从而导致脑细胞死亡的疾病。脑梗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家族遗传等。

为什么脑梗越来越多

近年来,脑梗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可能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长时间坐姿、高压工作等因素都可能增加患脑梗的风险。此外,人口老龄化也是脑梗发病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的弹性减弱,血管壁容易发生损伤,导致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具体因素如下所示:

第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人们的饮食结构和运动习惯也发生了改变。高盐、高脂肪、高糖的饮食习惯以及缺乏体育锻炼,增加了患脑梗的风险。

第二,高血压:高血压是脑梗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不受控制的高血压会损害血管壁,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第三,高血脂: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血脂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血管阻塞的风险。

第四,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血管损伤,增加脑梗的风险。

第五,吸烟: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第六,肥胖:肥胖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关,增加了脑梗的发生风险。

第七,高龄化人口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脑梗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加。老年人血管功能下降、动脉硬化程度加重,使脑梗的发生率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因素只是脑梗发病率增加的一些常见原因,具体情况还需综合考虑个体的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等。如果人们担心自己的健康问题,建议咨询医生以获取专业建议。

脑梗出现时会有哪些征兆

脑梗发生时可能出现的征兆有很多,比如突然出现的剧烈头痛;突然出现的面部、手臂或腿部一侧的麻木、无力或瘫痪;突然出现的言语困难或理解困难;突然出现的视力问题,如模糊或双重视觉;突然出现的平衡问题、行走困难或协调能力减弱;突然出现的严重头晕或失去意识。这些征兆可能是脑梗的症状,但并非每个人都会出现相同的症状。如果个体出现了这些征兆,应该立即就医,因为及早的治疗可以提高恢复的机会。

脑梗的治疗

脑梗的治疗方法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第一,急性期治疗:在急性期,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脑梗的恢复至关重要。急性期治疗可能包括溶栓治疗(使用药物溶解血栓)、机械取栓术(通过机械手段移除血栓)或其他介入治疗方法。

第二,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以减少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第三,抗凝治疗: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可以减少血液凝结,预防血栓形成。

第四,支持性治疗:包括监测和维持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等。

第五,康复治疗:脑梗后康复治疗对于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康复治疗可能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作业治疗等,旨在帮助患者重新学习或适应日常活动。

脑梗的预防

预防脑梗的关键在于控制和管理一些潜在的风险因素。下面是一些预防脑梗的方法:

第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正常体重、限制饮酒等。

第二,控制血压:高血压是脑梗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定期测量血压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控制血压。

第三,控制血脂: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是脑梗的风险因素,通过合理的饮食和必要的药物治疗来控制血脂水平。

第四,控制血糖:糖尿病是脑梗的危险因素之一,保持血糖水平正常,进行定期的血糖监测和必要的治疗。

第五,戒烟:吸烟会增加脑梗的风险,戒烟可以显著降低患脑梗的风险。

第六,控制体重:肥胖是脑梗的危险因素之一,通过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来控制体重。

第七,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脂和血糖检测,以及其他相关的检查。

结束语

脑梗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中更为普遍。脑梗的发病率随着人口的高龄化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预防脑梗非常重要。一旦出现脑梗相关症状,则应立即就医,确保疾病能够得到及早控制。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