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贫血症状,病人会表现出容易疲乏、面色苍白、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若是不能够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病情加重,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在生活中,需要患者能够掌握一些正确的预防以及自我护理知识。
饮食护理
在生活中可以从饮食上改善自身的贫血症状,进行适当的预防,例如可以用山药、大枣、薏苡仁等熬粥服用,能够起到健脾益气的效果,同时杜绝酗酒和食用辛辣、油腻的食品。若是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缺铁性贫血症状,需要以流质饮食为主,若是出现了便血、吐血等现象,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禁食,随着症状逐渐好转,循序渐进的恢复正常饮食。
此外,若是有实热证的病人,建议在生活中吃一些偏凉性的食物,如空心菜、西瓜、冬瓜雪梨、藕汁、鲜萝卜汁、绿豆百合粥等。若是虚症的病人,可以吃山药、花生、禽蛋、红枣、瘦肉、牛奶等。
情志养生
情绪的变化很容易诱发各种疾病,若是在生活中经常出现剧烈的情绪波动,如大怒、大悲等,会导致出现气逆的现象,若是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则能够使身体的气血运行更加舒畅。因此,为了能够预防缺铁性贫血,或者对于一些已经出现了缺铁性贫血的病人,需要在生活中遇事冷静,保持平和,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以及自己的疾病。
正确使用铁剂
在生活中,缺铁性贫血的病人要按时服用药物,按照医嘱正确服用,不能够擅自更改使用的计量,或者在症状有所缓解时擅自停药,并要定期复查,科学治疗。
若是选择了口服铁剂的病人,需要注意尽量选择更容易吸收的二价铁盐,例如临床上比较常用的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在服用的过程中从小剂量开始,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渐增至全量,服用的时间最好是选择在两餐之间。此外,还可以与稀盐酸或维生素C、果汁同时进行服用,更有利于对铁的吸收,但是不能将铁剂与钙片、牛乳、咖啡、茶等共同服用,会大大影响其吸收的效果。在服用液体铁剂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吸管服用,这样能够避免牙齿被染黑,若是服用铁剂之后大便呈黑色,无需过于担心,一般会在停药后恢复。
排泄护理
若是在生活中病人出现了频繁的排便现象,要注意保证在每次排便之后,认真清洁肛门周围,并保证腿部的清洁干燥,避免出现感染。
若是经常性的无法排便,除了出现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之外,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腹部的顺时针按摩,这样能够有效促进胃肠蠕动,还可以多喝蜂蜜水,也能够促进排便,或者将番泻叶冲泡,代茶饮。
若是病人处于急性出血期间,并且需要进行绝对的卧床休息,但是又出现了小便不利的现象,可以经常按摩腹部,或者听一些流水声、用温水冲洗外阴等方式,刺激排尿。
日常养生常识
在生活中要时刻保持室内的卫生清洁,并且经常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这样能够有效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注意劳逸结合,减少熬夜的时长以及频率,每天都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增加衣物,避免因温差过大而引发感冒。病人要减少到公共场合的次数,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避免疾病的加重。病人还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这样能够有效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以及免疫力,更有助于病情的康复。
总而言之,对于缺铁性贫血症状,希望能够引起人们重视,并通过日常科学的方式进行预防以及正确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