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又称为“高血压病”或“动脉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特点是在心脏舒缩过程中血液在动脉内的压力过高。一般来说,非同日三次血压测量,成人收缩压(高压)大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压)大于90毫米汞柱,就可以被诊断为高血压。
二、高血压的分类
高血压根据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原发性高血压是指独立存在的一种疾病,其具体病因不明确;而继发性高血压是由其他疾病(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导致的高血压。此外,高血压还可分为单纯性高血压和合并症高血压,前者是指疾病单一,后者则是指高血压伴有其他心血管疾病或代谢性疾病。 高血压的症状与危害 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约有3亿,平均每年增加患者约1000万,高血压通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为它在早期阶段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然而,随着血压持续升高,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症状和迹象:如头痛、头晕或眩晕、呼吸困难、胸痛、心悸、 视力问题、耳鸣等 ,如果不进行干预和治疗会给身体带来巨大危害。当今,我国高血压患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都在快速增长,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高血压患病率高(27.9%),控制率低(15.3%),高血压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43.1%)。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高血压患者呈年轻化:18~29岁和30~39岁年龄段高血压患病率分别高达8.9%和13.4%。高血压是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病和糖尿病发病和死亡的最大的危险因素,75%的冠心病患者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合并心力衰竭比例为54.6%,75%的脑卒中患者是高血压所致,约25.6%的高血压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 高血压年轻化的影响因素 生活方式因素 a. 高盐饮食: 过量的盐分摄入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快餐食品、方便食品、加工食品等都含有高量的盐分,而年轻人对这类食品的需求相对较高,长期食用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
b. 不良饮食习惯: 过量的高糖高脂食物、饮料、菜果摄入少等不健康饮食习惯也是年轻人高血压风险增加的重要原因。另外,欧米加-3脂肪酸在预防高血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现代年轻人普遍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欧米加-3摄入不足,从而也容易患上高血压。
c. 吸烟和酗酒: 长期的抽烟和过度饮酒也是年轻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过量饮酒增加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每天饮白酒2两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加50%。 d. 缺乏运动: 现代社会的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普遍缺乏运动。长时间久坐、缺乏体育锻炼,导致体内脂肪堆积、代谢不畅,容易引发肥胖和高血压。超重或肥胖增加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肥胖者与正常体重者比较,高血压患病率增加1倍。 e.熬夜习惯: 现代社会普遍有熬夜的习惯,长期熬夜会干扰生物钟,影响生理节律,容易导致血压升高。 2.心理压力因素a. 工作压力: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大多年轻人在职场和生活中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长期紧张焦虑也会导致高血压。
b. 学业压力: 考试、就业等压力常常对年轻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引发高血压等疾病。 3.遗传因素一部分年轻人的高血压可能与遗传有关,如果有家族史,患高血压的风险会增加。
五、高血压的治疗
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药物治疗包括降压药物,如ACEI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非药物治疗包括改变生活方式,如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戒烟限酒等。
六、高血压的管理
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测量血压(家庭、诊所),遵医嘱服药,大多数患者需要规范化降压药长期治疗,定期复诊。降压治疗要使血压达标,不听信小广告或伪科学宣传;不能用保健品、保健理疗或食疗替代降压药。控制高血压可降低40%~50%的脑卒中和15%~30%心脏病的发生风险。同时,患者还需要健康膳食,避免高盐高糖高脂食物,限制咖啡因摄入;适量运动:每周适量体力活动3~5次,每次30分钟;控制体重;积极调节情绪,避免长期紧张焦虑;戒烟限酒,避免二手烟;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等。
高血压年轻化不仅仅是生活方式和环境的问题,也与个体自身因素有密切关系。年轻人在面对日常生活中的挑战时,应当长期坚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适度的运动、规律的作息、积极的心态等,以减少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多了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才能够及早发现和控制高血压,远离心血管疾病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