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手术的患者,往往被交代术前禁食水,甚至需要清洁灌肠,这使得患者的静脉血管在手术室静脉穿刺时很难处于充盈状态,再加之有些患者体质或化疗等原因血管细,难以寻找,增加了穿刺的难度。有些失血性休克,意识昏迷患者难以配合握拳的操作,患者的血管空虚,充盈不佳,使得穿刺成功率不高,再加之麻醉状态下使得患者血管扩张。多种原因促使手术患者静脉穿刺难度大,疼痛感强烈,甚至到望而生畏的地步。为此文章在此总结了手术室留置针的穿刺技巧,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
1.针对患者血管因素:评估患者可见和可使用的血管时,明确穿刺对象的基础血管条件,血管弹性,走向和可用血管数,尽量选择充盈,弹性好,粗,直,易固定的血管,当血管情况差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双止血带法。对于儿童,成人中因消瘦,血管不固定,不充盈,肌张力低下,休克谵妄不能主动配合者,嘱其平卧,在穿刺点上方20厘米处扎止血带,待15秒后再于穿刺点下方10厘米处扎一止血带,患者握拳(除外不能配合者),可发现血管凸显于皮肤表面。双止血带结扎法能够双重阻断外周静脉的回流,提高局部血管张力,显著增加血管充盈度,利于穿刺。
(2)外涂血管扩张剂法。由于手术的心理压力导致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或由于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导致血管收缩,使得患者外周静脉显露不明显,还有血管弹性差,血管细的患者,可用棉签蘸1%硝酸甘油或2%山莨菪碱,涂在需穿刺部位上,范围≥2cm×2cm,再湿热敷局部3分钟左右,温度50℃左右,过低不能扩张血管,过高容易烫伤,外涂加热敷,使表浅小静脉迅速充盈,能使静脉直径明显增加,血管充盈度增强,且无过敏反应发生。血管扩张剂的使用使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
(3)手臂下垂法。患者于手术床平卧,前臂自然下垂2分钟,操作者顺势扎止血带后将患者手臂平放于托手板上,然后进行常规静脉穿刺。由于静脉受重力影响极为明显,当手臂下垂时,可增加肢体远端的浅静脉压力,其增高的数值相当于心脏到该浅静脉段垂直血管所产生的的压力。此法,能明显增加静脉充盈度,缩短扎止血带后寻找穿刺血管的时间。
(4)局部热敷法。对因外界环境寒冷或过度紧张导致的血管收缩,可以采用湿热敷法扩张血管,此法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血管扩张,静脉充盈度增加。需注意避免烫伤 。
(5)其他。可视化静脉穿刺辅助工具的使用:利用可视化工具可以了解血管弯曲,分支情况,缩短穿刺时间,减少穿刺并发症,并能动态观察针头,置管位置,提高了穿刺速度,并减少了患者痛苦。投影式红外线血管成像仪操作简单,设备小巧,可移动投影清晰可见等优点,容易学习和使用,可以提高输液工作效率。
2针对回血后置管困难:首先我们要评估患者血管,有无静脉窦,此血管有无留置过留置针或得过静脉炎,有没有外伤史等。穿刺见回血,应再顺血管方向进针4~5毫米,以确保套管针的套管而不只是针芯在血管里。穿刺时见回血,切勿松开绷紧的皮肤,否则留置针和皮肤内的血管会发生位移,导致套管针脱出,导致置管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