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心脏手术逐渐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其中,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以其独特的优势,为二尖瓣狭窄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本文将详细介绍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的原理、适应症、手术步骤、术后护理以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了解这一技术,为心脏健康保驾护航。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简介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又称为经皮二尖瓣瓣膜扩张术,是一种利用经皮穿刺血管技术将球囊导管送至狭窄的二尖瓣环处,通过加压注入造影剂充盈球囊,利用球囊的膨胀力使粘连的二尖瓣叶交界处瞬间分离,从而使狭窄的二尖瓣口面积增大,达到缓解瓣口狭窄程度的一种非外科手术疗法。
这一技术的出现,为二尖瓣狭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与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和医生的青睐。
适应症与禁忌症
1.适应症主要包括:二尖瓣口面积≤1.5个平方厘米,瓣膜柔软,无钙化和瓣膜下结构异常;窦性心律,无体循环栓塞史;不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及其他瓣膜疾病;无风湿活动;年龄在五十岁以下;有明确的临床症状,心功能为纽约分级Ⅱ~Ⅲ级者。
2.禁忌症则包括:合并左心房新鲜血栓者;有活动性风湿热病患者;未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有其他部位感染疾病患者;合并中度以上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狭窄者;瓣膜条件极差,合并瓣下狭窄。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充分听取医生的建议,结合自身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做出明智的决策。
手术步骤详解
1.局部麻醉下,经皮穿刺股静脉(或颈内静脉),股动脉插管,常规测左心室、主动脉及肺动脉压。
2.将猪尾形导管置于主动脉根部监测动脉压。
3.穿刺房间隔后,撤出房间隔穿刺针,将房间隔穿刺针套管送入左心房并测左心房压力;猪尾形导管送入左心室并测跨二尖瓣压差。
4.经房间隔穿刺针套管将左心房导丝(环形导丝)送入左心房;撤出房间隔穿刺针套管,用扩张管沿环形导丝依次扩张经皮穿刺点、股静脉及房间隔后退出体外,保留环形导丝于左心房内。
5.观察患者症状、心率、心律、血压及透视下心脏搏动均无异常后,静脉推注肝素0.5~1.0mg/kg。
6.球囊直径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二尖瓣条件确定。首次扩张直径的选择应稍小于患者二尖瓣口实际直径,以避免过度扩张导致瓣膜损伤。
7.将备好的球囊导管沿环形导丝送入左心房,撤出延伸器及环形导丝。通过加压注入造影剂充盈球囊,使球囊在二尖瓣口处膨胀,通过球囊的膨胀力使粘连的二尖瓣叶交界处分离。
8.扩张完成后,撤出球囊导管和导丝,压迫穿刺点止血。
术后护理与注意事项
手术成功只是治疗的一部分,术后的护理和康复同样重要。
1.患者在术后应常规给氧并连接心电监护仪,测量血压,观察神志、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同时,要注意观察有无血栓形成,以及双下肢皮温是否一致,足背动脉搏动是否减弱等。
2.在饮食方面,患者宜低盐、清淡、易消化、富营养,同时要戒烟戒酒,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限制热量的摄入,降低新陈代谢,减轻心脏负担。宜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多摄入高纤维素的食物,防止便秘。
3.患者还需在术后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计划。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4.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具有许多优点,但并非所有二尖瓣狭窄患者都适用。在选择治疗方案时,患者应充分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结合自身情况做出决策。同时,术后定期复查和随访也是确保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总之,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作为一种微创心脏手术新选择,为二尖瓣狭窄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了解手术原理、适应症、手术步骤、术后护理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患者和家属可以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共同守护心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