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中医助力防治“憋不住的尿”——压力性尿失禁
2024-04-26 11:11:25
作者:陈赟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脑病五科
“这尿怎么憋不住?”“我才不到四十岁,怎么会尿失禁?”“尿失禁难道这不是老年人才会有的毛病么?”居然真的有人会“笑尿了”、“咳尿了”?是的,有一种憋不住的尿,叫压力性尿失禁。医学上把因咳嗽、大笑、打喷嚏、剧烈运动等腹部压力突然增加,而膀胱逼尿肌未收缩的情况下出现的尿液不自主流出,称为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

据调查:45岁以上已生育女性,也就是妈妈们的尿失禁发病率高达40%-45%。长期压力性尿失禁既影响生活质量,又可能诱发泌尿道感染、阴道炎、外阴炎等反复发作,甚至造成日常工作、生活的不少尴尬,因此它又被称为“社交癌”。这里我们就来揭开压力性尿失禁的面纱,再聊聊中医是如何助力化解这种“难言之隐”的。

为什么会出现压力性尿失禁?

女性的盆骨比男性的宽大,肌肉支持力相对较弱,加上女性尿道较短(约3-5cm),女性经历怀孕分娩后,膀胱与尿道的正常位置因盆腔底部的肌肉松弛而改变,尿道对排尿的控制能力降低。当腹部受到压力时,如咳嗽、大笑、跳跃或弯腰等,膀胱受到压迫,尿液就可能不自主地漏出。

这种现象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导致这种尿失禁的原因有很多,如体质因素、怀孕和生产、盆腔手术、慢性咳嗽、长期便秘、肥胖或负重长期从事重体力劳作、吸烟酗酒等。女性绝经期后,尿道和膀胱周围的支持性韧带和肌肉可能更加松弛,尿道扩约肌的功能也可能退化,这些都是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的罪魁祸首。

压力性尿失禁有哪些症状?

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症状,可能只会在咳嗽或打喷嚏时出现,而不需要使用尿垫;中度症状,可能在跑、跳、快速走路时出现,需要使用尿垫;重度症状,则可能在体位改变或轻微活动时就发生尿失禁。

中医能治压力性尿失禁么?

中医学经典著作《内经》首次提出了“膀胱咳”之病名,指的就是这种咳嗽时伴随有遗尿现象的一类疾病。中医认为,尿失禁的发生与肾气亏虚、失于固摄,膀胱失约有关。因此,中医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调理肾气、固摄膀胱来达到治疗效果。

在中医治疗中,内服药可选用具有补肾固涩、益气升提等功效的方药;针灸治疗则通过刺激任督脉、脾经、肾经、膀胱经的相关穴位,调节人体气血运行,达到固摄膀胱的目的。推拿治疗则通过按摩相关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膀胱的约束力。

中医日常保健,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1.艾灸

艾灸有补肾益气,助阳固摄的作用。艾灸后,肾气充足,膀胱气化得权,则小便难以遗溺。但是穴位选择也有诀窍,选穴得当,能事半功倍。可用百会、中极、足三里、三阴交、肾俞、膀胱俞等穴。这些穴位中百会穴被认为是全身阳气会聚的地方,有升阳举陷的功效,足三里是补益要穴,中极和三阴交、肾俞、膀胱俞有助于调三焦、利水道,调节膀胱开阖功能,是治疗小便不利等泌尿生殖疾病的常用穴。可以是温灸器灸,也可以是隔姜灸、隔盐灸,每次可灸0.5-1小时。一般是遵循“先阳后阴”的原则:先头部,后四肢;先上部,后下部;先腰背,后腹部。

2.按摩保健

中医学非常重视“未病先防”,即“治未病”,提倡先天体弱的、生产多胎的妈妈或更年期以后,在还没有开始出现“漏尿”现象的时候就提前开始通过正确防护、适当的锻炼、养生保健操(如腹部、腰骶部穴位按摩、太极拳、八段锦等)。这些锻炼方式有助于调养气血,增强尿道、膀胱肌肉功能,预防盆底肌过早松弛。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也是辅助干预的不二选择。同时日常生活中需避免长时间腰背负重、哺乳期久站、高强度体育锻炼。

3.规律作息,饮食有节

规律作息有助于人体的阴阳平衡,血充气旺,五脏六腑各司其职。故妈妈们生产后、绝经后睡眠充足则容易恢复体力,不至于早衰。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控制体重,保持排便通畅;减少茶、咖啡摄入量,勤饮水、勤排尿,这些都可从不同程度上助力压力性尿失禁的防治。

4.情志调摄

情志调摄也是有此难言之隐的妈妈们需要注意的。因为压力性尿失禁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社交困扰,中医认为此种困扰会导致肝气郁结、肝郁化火。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这种疾病,提前预防、及早就医,去专业医生处寻求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信心,从而更好地应对疾病。

5.药膳

食疗方面我们推荐一些食用具有补肾固涩、益气升提作用的食物,如山药、枸杞、芡实、黄芪、猪小肚等,这些食物可以在日常饮食中适量摄入,有助于缓解患者尿失禁的症状。推荐药膳:白果覆盆子猪小肚汤(用料为白果8枚、覆盆子12克、猪小肚半个-1个,瘦肉50克)。

此外,我们鼓励妈妈们产后康复医师指导针对盆底肌肉的锻炼,如提肛运动、凯格尔运动等。这些运动可以帮助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弹性,从而提高膀胱的控制能力。此外,盆腔手术患者也可以预防性进行以上功能锻炼,防止出现压力性尿失禁。

以上方法建议均在经咨询中医师及康复医师后采用,重度的患者疗效有限,可能需要结合针刺、艾灸、中药、康复训练等多种手段治疗,甚至需要手术治疗。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