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关于无痛胃肠镜麻醉你必须知道的那些事
2024-04-30 15:46:15
作者:赵军
作者单位:秦皇岛市第二医院 麻醉科
“胃镜太痛苦了,肠镜痛得要死!”,“做无痛胃肠镜要麻醉,那麻醉过后会不会变笨?”面对胃肠镜,不少人有一连串的疑惑、顾虑。不少医院医生反映每当建议患者做胃肠镜时,总会发现不少病人存在抵触心理,甚至“谈镜色变”,对做胃肠镜十分抗拒,因此错过疾病最佳发现和治疗时间的人不在少数。患者为什么会对无痛胃肠镜存在如此态度,对于无痛胃肠镜的麻醉又应该了解到什么程度呢?现在我们就一起认识无痛胃肠镜麻醉,掌握必须知道的那些事!

什么是无痛胃肠镜?

胃肠镜检查指的是一种通过胃镜和肠镜进行的医学检验方法。胃肠镜检查一般会通过口咽或肛门将带有内视镜的检查仪器深入检查部位腔内,通过将腔内收集到的图像传到电子屏幕上,从而对腔内黏膜的状态及健康情况进行更直观的诊断和评测,可以有效的提高对相关部位病情判断的准确率。临床上胃肠镜检查包括普通和无痛两种,无痛胃肠镜是指无痛感的胃镜或肠镜检查,因为很多患者害怕做胃镜和肠镜,感觉这种检查非常的痛苦,其实确实是有一定的痛苦,所以说近几年来,很多医院兴起了无痛胃镜、无痛肠镜,大多数开展的是无痛胃镜,肠镜来说相对少一些。

是否存在风险?

无痛胃肠镜是具有风险的,但是其风险性并不是太高。 首先是麻醉的风险,如果监护或者用药不当,轻者会出现谵妄、烦躁。严重的可以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甚至可以造成植物状态、死亡等。无痛胃镜发生率最高、最不可忽视的风险为低氧。低氧的原因既包括病人自身因素,也包括麻醉因素及内镜操作因素,短时间的低氧并不会对我们的健康、记忆产生影响,但长时间无法改善的低氧,会诱发心肌缺血、恶性心律失常、永久性神经系统损害等恶性事件,甚至发生“一麻不醒”的情况。此外,无痛胃肠镜在操作的过程中有可能充气过多、进镜过快,使肠穿孔、系膜过度牵拉损伤的风险增加。这就要求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时,需要有经验丰富的麻醉医师和内镜医师共同进行。

应该掌握的一般事项

麻醉前至少禁食8-12小时,禁饮3小时。做无痛内镜检查及治疗的患者在检查前需做传染病筛查及心电图检查。根据患者的病史,心肺功能情况,有无麻醉药品过敏史,有无感冒咳嗽哮喘等,有无癫痫,精神病等特殊病史,根据ASA分级标准评估重要脏器情况,给出ASA分级,评估麻醉风险。年老体弱,有高血压或心脏病史的患者必要时要做心脏彩超,胸片等。麻醉前患者和(或)家属应与麻醉医师当面交流,使麻醉医师尽量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然后根据患者的身体状态,有权决定是否实施麻醉。

患者的麻醉及检查、苏醒、完全清醒、离开医院,整个过程大约需要30-40分钟,在整个过程中,患者需要配合麻醉医生的安排,防止意外摔伤等意外事件的发生,患者由于对检查过程几乎无任何记忆,易出现“还没有检查”的错觉。离院标准:患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自我意识清醒、能独立行走,无明显不适感。无痛胃肠镜检查之后,麻醉医师要进行麻醉的恢复,待病人彻底清醒之后,没有任何不适反应方可离去。

患者离开之后不能够当日开车,和进行一些危险行为,如驾驶、高空作业等操作工作,因为无痛胃肠镜之后,麻药的反应使病人可能有昏睡,此时进行驾车等危险性工作可能有不安全的隐患。此外无痛胃肠镜之后,根据病人检查是否有取病理,如果有取病理,建议病人应该两个小时以后方可进食,一方面由于活检之后不能马上进食,另一方面麻醉之后病人反应不是很灵敏,避免因为麻醉导致出现呛咳不良反应。无痛胃肠镜之后病人会有胀气的改变,建议病人可以进行适当的走路、揉揉肚子、加速排气,当日可以进食稀粥等不胀气食品来缓解胀气。

小结

无痛胃肠镜检查通过静脉麻醉药注入几秒钟后患者就会进入睡眠状态。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和不适感;医生能够更加仔细检查胃肠各个部位,准确定位病变位置,帮助医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但是对于无痛胃肠镜的部分环节也需要注意掌握,尤其是麻醉方面,要注重麻醉门诊进行评估,对患有基础病控制欠佳、年龄偏大、过敏体质等情况不可采取麻醉措施,针对有其他严重慢性病的患者,可在必要时进行多学科会诊制定术前准备方案,增加患者对检查和麻醉的耐受性、安全性。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