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分类有哪些?
1.型糖尿病。由于β细胞破坏机体,无法产生胰岛素,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进而引发糖尿病。I型糖尿病,也被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常发生在40岁以下人群中,尤其是青少年、儿童等。针对此类患者,不仅需要注射胰岛素,也需要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并合理饮食控制,这样才能确保适当的血糖水平。
2.型糖尿病。主要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是胰岛素抵抗反应所致,一般是以进行性疾病为主,患者需要保持健康饮食,并进行适当运动,合理控制体重,避免肥胖,也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可能还会需要服用相关药物或皮下注射胰岛素,以此来控制血糖水平。
糖尿病患者该如何控制饮食?
1.食物多样,养成规律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管理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方法。因此,患者应注意保持食物的多样性,严格按照主食定量、蔬果奶豆丰富的进食原则,在合理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还要确保每日摄入足够能量和营养素。建议患者可多吃一些全谷类、豆类、乳制品以及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食用高脂、高盐、高糖的食物,也不能使用腌制、烘烤等加工肉类制品。
2.能量适宜,避免超重或肥胖。对于肥胖患者来说,适当减轻体重,不仅有利于降低血糖水平,还能减少胰岛素抵抗。一般情况下,如果是成年人体质指数,建议应控制在18.5—23.9kg/m2左右,如果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则需要适当增加体重。
3.主食定量,选择全谷物和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约占总能量比重的45%—60%左右,稍微低于正常健康人;一些降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比如全谷物、杂豆类等,应占总能量的33%以上;适当调整进食顺序,即先吃蔬菜,然后再吃主食。
4.进行适量运动,改善体质与胰岛素敏感性。建议患者在每日餐后可进行适当运动,频率为每周5天左右,每次运动时间为30—40min,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循序渐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增添一些中等强度运动,比如骑车、游戏或是羽毛球等等,也可以选择抗阻运动,比如俯卧撑、哑铃等,以此来提升肌肉力量及耐力。
5.保持清淡饮食,戒烟戒酒,预防并发症。要想有效控制饮食,首先需要做到的一点就是控制油、盐、糖的摄入量,同时也要做到戒烟戒酒,这样才能将血糖、血脂及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合理烹饪,在每次进行烹饪时,烹调油使用量少于25g,食盐使用量少于5g,尽量少吃或不吃动物脂肪,并适当限制含盐量较高的调味品的使用,包括酱油、味精以及各种酱菜等。
6.食养有道,合理选择并使用食药物质。在中医学上,常以药食同源理论为基本指导,需要经过中医辨证论治,才能获得预期效果。因此,对于阴虚热盛者,可选用百合、菊花、金银花等;对于气阴两虚者,可选择桑葚、麦芽、枸杞子等;对于阴阳两虚者,可选择肉桂、干姜、紫苏籽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需要在合理使用范围和剂量内,将其作为食药物质,具体使用方法还需咨询专业人员。
7.规律进餐,合理加餐,促进餐后血糖稳定。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应做到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既不能过度饥饿,又不能进食过快,否则容易造成饱食中枢反应迟钝,进而导致进食过量等。不管是在家吃饭还是在外就餐,都需要按照个人的生理条件、身体活动量等因素,对餐次、能量分配进行合理规划。
8.自我管理,定期进行营养咨询,提高血糖控制能力。糖尿病患者应了解一些自我管理知识,比如膳食调理、监测血糖以及低血糖预防措施等等,同时也要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到医院检查相关指标,包括血糖、血压及血脂等。
小结: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关于糖尿病饮食控制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共同关注健康,远离疾病,享受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