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长PIVC、PICC、CVC和输液港的优缺点
2024-04-19 16:34:56
作者:李钐铨 刘爽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化疗是肿瘤患者重要治疗方法之一,而静脉输液则是化疗的“战斗通道”,选择适合的“战斗通道”将改善肿瘤患者在化疗时的就医体验,常见的“战斗通道”主要有:外周静脉长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输液港和中心静脉导管(CVC),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四种输液工具。

外周静脉长导管(8~10cm)

优势:

1.外周静脉长导管又称迷你中线导管,8~10厘米,可输注以下药物和溶液:例如抗生素、补液和外周静脉耐受性好的镇痛药等。

2.价格适中,适用于短期给药。

3.出院即拔管,不涉及后续维护。

4.日间化疗患者的间歇性给药。

5.适用于老年患者、小儿住院期间的静脉输液。

缺点:

1.适用于短期单次给药,不能长期给药。

2.不适用于持续输注发疱剂、PN或极端PH值和渗透压的液体。

3.当患者有血栓史、高凝状态、肢体血流减少或终末期肾病需要静脉保护时,避免使用外周长导管。

4.出院即拔管,不能长期留置。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优势:

1.操作简便:PICC是由静疗专科护士操作,局部浸润麻醉,相对于其他深静脉置管方式,PICC的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

2.留置时间长:导管可以留置数月甚至一年,适合需要长期输液的肿瘤患者。

3.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年龄段和疾病类型的患者。

4.保护血管:不用反复扎针,尤其耐高压PICC,可用于任何类型的输液治疗。

5.PICC导管分为耐高压材质和非耐高压两类,耐高压材质可用于增强CT、核磁检查。

6.相对比于输液港的材料和手术费用而言成本较低,易于患者接受。

缺点:

1.需要定期维护:每周一次的导管维护,以确保导管通畅。

2.影响日常活动:穿刺口处敷贴固定,不能直接接触水,洗澡时需做好防水措施,不能提5kg以上重物,不能做剧烈甩臂等动作。

3.因部分导管外露,如维护、保护不当容易感染,其感染率较输液港高。

4.由于导管经外周静脉穿刺进入,入路较长,存在导管脱落、断裂、堵塞等风险。

输液港(port)

优势:

1.输液港按植入位置不同,分为胸壁港和手臂港,可根据患者病情及意愿去选择。

2.保护静脉:输液港直达上腔静脉,可以有效防止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

3.提高生活质量,日常生活不受限制,可以洗澡、做家务、旅行,甚至可以游泳。

4.适合于长期输液的患者,如维护得当可连续使用5~20年。

5.因为输液港完全在体内,与外界隔绝,感染的风险相对较低。

6.隐蔽性好:输液港完全植入体内,外观上看不出痕迹,更加美观。

7.维护简单:治疗期7天换药一次,治疗间歇期4周至3个月换药一次,可带管出院。

8.属耐高压材质的输液港可做增强CT检查。

缺点:

1.植入和取出都需要接受一次小手术,有微小切口。

2.成本较高:输液港的材料和手术费用相对较高。

3.不适合短期使用:因植入和取出都需要手术,不适合短期输液治疗。

中心静脉导管(CVC)

优势:

1.用于短期治疗:适合于输液时间6周内、且预计其治疗不需要延期者。

2.耐高压CVC可用于任何类型的输液治疗。

3.适用于危重病人:CVC有单腔、双腔及三腔等多通道,可快速输液或血液透析。

4.出院即拔管,不涉及后续维护。

缺点:

1.风险较高:CVC的穿刺过程风险较高,可能导致气胸、血胸等并发症的发生。

2.活动限制:颈部静脉穿刺者,穿刺口处敷贴不容易固定,限制了患者颈部的活动。

3.容易堵管:容易因咳嗽、憋气等引起血液回流造成堵管。

4.易感染:因部分导管外露,且有开放性伤口,感染率较PICC和输液港高。

5.留置CVC导管者,不能带管出院,在院期间需每周换药一次。

选择哪种深静脉置管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治疗需求以及经济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总的来说,外周静脉长导管适用于短期单次给药,比如肿瘤患者的日间治疗;老年人及婴幼儿短期输液。PICC适合需要长期输液且并发症风险较低的患者。输液港适合注重美观和隐私的患者。CVC则更适合危重病人或需要大流量输液的情况。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需要在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安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