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为什么要强调良肢位的摆放?因为对于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来说,强调良肢位的摆放能够有效的预防并缓解痉挛、肩痛、骨盆后倾、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半脱位等,而且对于脑卒中后期偏瘫患者来说,强调良肢位的摆放能够有效的预防褥疮、深静脉血栓、关节挛缩、肺部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脑卒中患者应什么时候开始进行良肢位的摆放?脑卒中患者良肢位的摆放应尽早进行,最好在患者入院当日并在不影响临床抢救及治疗、不造成患者的病情恶化、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生命体征稳定后、血压不明显波动的情况下进行,并注意每隔2至3个小时便帮助患者变换一次体位。
脑卒中患者的良肢位该如何正确且合理的摆放?脑中风患者的良肢位摆放的方法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仰卧位下患者良肢位的摆放,这种体位下患者的良肢位比较容易摆放,且患者也最容易接受,但缺点在于易受紧张性颈反射的影响,且极易激发异常反射活动,具体操作时患者患侧上肢的腕关节应略背屈,并将手指自然轻度的屈曲伸展开来,之后家属或护理人员先用软垫将患者患侧的头部、肩部以及上肢垫高,保持肩胛骨尽量上抬前伸以及肩关节外展、外旋的姿势,然后再在患者患侧下的肢髋、腰部外侧处放置软垫,并使其保持大腿稍向内旋、两侧足尖对称的姿势,以纠正患腿外旋,最后再在患者患肢的膝关节下方放置毛巾卷,并使其保持膝关节稍屈曲、踝关节背曲、足尖向上的姿势,以防止足下垂,但要注意的是:(1)足底不要接触任何东西,以免患者增加伸肌模式的反射活动;(2)应在患者的头下垫枕头,但枕头的高度不可过高或过低,以免患者因屈颈而加重了痉挛症状。二是患侧卧位下患者良肢位的摆放,这种体位下患者能够伸展患侧的肢体,有助于减轻或缓解痉挛的症状,具体操作时患者患侧下肢的髋、膝关节应微屈,并保持健侧髋以及膝关节均屈曲90度的姿势,之后家属或护理人员在患者患侧腿下垫一软枕,以使踝关节呈跖屈位,然后再在患者的髋、腰、背部处放置枕头,并让患者的患侧肩部稍前伸,从而避免肩部受压及后缩,最后再让患者前伸患侧上肢并伸直肘关节,让腕关节及手自然放于床上,并保持手指伸开、手心向上的姿势,但要注意的是:(1)患侧应在下,而健侧则应在上;(2)全程患者的头部都应保持自然的舒适位;(3)活动时患者肩胛带的内侧缘应平靠于胸腔;(4)患者患侧上肢伸展时与躯干的屈曲角度不可小于90度;(5)应在患者的头下垫枕头,但枕头的高度不可过高或过低;(6)患者在保持手指伸开、手心向上姿势时不要在手中放东西,以免诱发抓握反射从而加重患侧手的屈曲痉挛症状。三是健侧卧位下患者良肢位的摆放,这种体位下患者能够避免患侧肩关节的直接受压,具体操作时患者的健侧上肢可放在自己认为舒适的位置,而患侧上肢的各关节应自然伸展并放于枕头上且保持手心向下自然伸展的姿势,并在患侧下肢髋、膝关节下垫软枕并保持屈曲姿势,之后再在患者的足部垫软枕,但要注意的是:(1)应在患者的头下垫枕头,但枕头的高度不可过高或过低;(2)患者的患足必须全部放在枕头上,而不可悬在枕头边缘。
总之,脑卒中患者若是能够合理的摆放良肢位,那么对于患者来说,既能降低褥疮、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也能抑制痉挛情况的发生,还能预防肩关节半脱位,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存质量,所以说一定要重视脑卒中患者的良肢位的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