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帕金森是怎么回事?可以治疗吗?
2024-05-08 16:41:38
作者:谢艳美
作者单位:济南市莱芜区张家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帕金森是震颤麻痹,为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慢性病症,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现阶段我国帕金森疾病的发病数量有所提升,但多数人群对帕金森认知不够全面。

1、帕金森临床表现

帕金森属于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发病后易出现身体不适、疲劳等感受,患者多会发生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影响身体健康的同时,对临床工作效率产生影响。大多数帕金森患者表示,患病后那些本来稀松平常和力所能及的小事,都需要花费自身全部精力完成。有时患者的站立姿势会发生变化,走路状态下会出现一条腿发僵或者其他新的习惯与动作,走路时胳膊弯曲紧贴身体,不会自然摆动。

早期阶段患者的不适感与非特异性症状,患者在这些不良症状影响下,其心理健康会受到严重影响。但早期发病距离帕金森确诊仍需要一段时间,事实上非特异性、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抑郁症、关节炎、不良作息都是引发帕金森的关键因素。

随着病症持续性发展,患者会感受到某些帕金森病的特异性表现,一般会出现胳膊发酸、手颤动与一条腿僵硬的表现,对行动力产生影响,会导致说话声音发生变化,语言功能也受到影响。

这一阶段虽然患者表现出病态表征,但是若说确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此时应保证患者充足休息时间与合理饮食,若此时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应为其提供情绪干预,可以为其开抗抑郁剂或转诊到精神科,对病症控制质量有所保障。一般来说,帕金森患者震颤是较为常见的反应。若患者写字的手发生震颤,会明显影响笔迹的走向,甚至每一个字母笔画上都可以看出震颤痕迹。一般表现为书写的文字会变小,有时候还会出现手脚震颤,也可能发生嘴唇、舌头、下巴震颤。部分患者初期阶段震颤不明显,一般多见僵直与行动迟缓,精细动作会导致障碍。震颤、僵直与运动迟缓若变得显著,则确诊患者患帕金森。典型帕金森症是容易被诊断的,医生需要辅助核查病情,并排除与帕金森氏相关病症。此过程需要患者配合进行一些需要的检查,比如MRI扫描。

病症持续性影响下,患者不仅伴随颤抖,并出现肌肉酸乏、疼痛与肌肉痉挛等,这些感觉在头颈、肩膀、背部与腰腿疼痛位置较为常见,不管是站立还是坐卧,长时间影响下疼痛会变得更为显著,患者会越来越“懒得动”,面容呆滞、流口水,并且运动变得更加缓慢。肌肉僵硬与痉挛会导致行动迟缓,因此运动量下降。一些健康人看来较为自然的行为,在帕金森患者中则会变得较为困难。患者会感受到外部力量对手脚的束缚,因此一些轻而易举的动作,需要患者付出较大努力。

2、帕金森治疗方法

帕金森病症的临床表现多为大脑深部特定神经细胞群过度活跃。外科手术治疗能够成功找到细胞群构成的核团,并选择抑制其过度活跃的方法。抑制方法主要包括核团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均具备抑制脑细胞异常活动的功效,对临床病症改善有所促进。在异常活跃的神经核团制造的一个小直径在3mm的毁损灶,后者则是埋植刺激器通过高频电刺激实现治疗需要。从外科手术操作情况分析,两者相比差异较小,但刺激器埋植手术安全性更高。

3、帕金森患者的饮食调节

帕金森患者应多样化饮食,保证谷物、蔬菜瓜果、奶、豆类、肉类食物的摄入。每日摄入300~500g的谷类食物,比如米、面、杂粮等,保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与纤维素和维生素食物的摄入,每日保证患者合理饮食,保证患者健康。日常饮食中,每日为患者提供300g的蔬菜或瓜果类食物,每日为其提供1~2只中等大小的水果,保证摄入维生素的适应性。一般适当食用奶类制品与豆类食物,牛奶可以增加尿酸通过肾脏排泄来缓解血尿酸水平。结合临床研究分析,喝牛奶会导致帕金森病的出现。据研究报道,日摄入量2杯牛奶的男性患帕金森的风险较不喝牛奶人群更多,但一般建议睡前喝牛奶。饮食中应避免摄入脂肪过高的饮食。帕金森患者每日应保证充足饮水。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