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日常护理及饮食管理
2024-05-08 16:51:13
作者:章晓云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进行性代谢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改变,影响骨强度并增加骨折风险。除了医生的专业药物治疗外,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日常的护理和饮食管理同样重要。本文将对这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助力患者更好地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一、骨质疏松症患者日常护理

1.预防跌倒:骨质疏松症患者因骨骼脆弱,跌倒可能带来严重的伤害。因此,预防跌倒显得尤为关键。除了避免在湿滑、暗淡或杂乱的环境中行走,保持室内整洁、干燥外,患者还可以使用扶手、助行器等辅助工具,以增强行走的稳定性。穿着方面,患者应避免穿着拖鞋或高跟鞋等易滑倒的鞋子,选择稳定、合适的鞋履。

2.适量运动:适度的运动不仅可以增强骨骼的强度,还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从而降低跌倒引起骨折的风险。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散步、太极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是不错的选择。但患者应避免剧烈的运动和突然的动作,以防止骨折的发生。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和拉伸,可以减少肌肉疲劳和损伤的风险。

3.定期检查:骨质疏松症患者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以了解骨骼健康状况。通过定期检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患者还应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4.心理调适:骨质疏松症对患者心理也有影响。病情可能导致焦虑、沮丧等情绪。因此,心理调适在骨质疏松症患者日常护理中至关重要。患者应树立信心,积极面对治疗,与医生保持沟通,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制定合适的治疗和护理计划。此外,放松身心也很重要,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绘画等方式缓解负面情绪。另外,应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以增强社交能力和自信心。通过心理调适,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疾病挑战,提高生活质量。

5.对症处理:疼痛患者可以通过物理疗法缓解疼痛。湿热敷、按摩和短波疗法是常用方法。湿热敷用温暖湿毛巾敷在疼痛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疼痛。按摩通过轻柔手法缓解肌肉疲劳和紧张,减轻疼痛。短波疗法利用高频电磁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炎症消退,缓解疼痛。

骨折病人需采取牵引、固定复位等措施恢复运动功能。牵引通过对骨折部位拉伸,帮助骨骼复位和愈合。固定复位保持骨骼正确位置,促进愈合。康复期间需进行适当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减少后遗症。

二、骨质疏松症患者饮食管理

1.增加钙的摄入: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元素,对于维持骨骼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骨质疏松症患者可以通过食用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豆腐、豆浆等豆制品,以及小鱼干、虾皮等富含钙的食物来增加钙的摄入。必要时,还可以遵循专业医生的医嘱下适当补充钙剂。

2.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对骨骼健康同样重要。骨质疏松症患者应多晒太阳,以获取足够的维生素D。此外,鱼肝油、蛋黄、牛奶等食物也是维生素D的良好来源。对于维生素D缺乏的患者,患者也可在医生的建议下合理摄入维生素D补充剂。

3.控制饮食中的磷:虽然磷也是骨骼的重要成分,但过多的磷摄入可能导致骨骼中的钙流失。因此,骨质疏松症患者应注意控制磷的摄入,避免过多食用高磷食物,如碳酸饮料、加工肉类等。同时,保持饮食均衡,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以维持身体健康。

4.保持饮食均衡: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保持饮食均衡至关重要。这意味着患者应该摄取多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包括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和豆类等。这些食物提供了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有助于维护骨骼健康。同时,患者还应该避免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以预防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总的来说,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而言,日常的护理和饮食管理在控制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遵循上述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降低骨折的风险,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同时,我们也希望家属和社会能够给予这些患者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共同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