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气温的日夜差异变得显著,这同时也是多种传染疾病高发的季节。当前,我们不仅面临着新冠疫情的持续威胁,还有典型的冬春季节性呼吸道传染病共同流行的风险。学校作为人员密集的区域,更易成为这些传染病聚集性爆发的场所。为了有效预防新冠病毒以及其他流行性疾病的传播,增强师生对冬春季节常见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能保障大家的健康安全,也是阻止流行性疾病进一步扩散的关键措施。因此必须提高大家对传染病防控的认识,确保在寒冷的冬季,大家能够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
一、冬春季校园需要特别警惕的疾病
在每年的冬春季校园内需要特别警惕以下几类疾病:首先,新冠肺炎是目前全球范围内都需重视的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其次,水痘、腮腺炎、流感、猩红热等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它们在校园中同样具有较高的传染性。此外,由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在校园中也不容忽视,这两种病毒能通过食物和水迅速传播。最后,出血热也是一种通过接触传播的疾病,其症状严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传染病的传播,学校应加强卫生管理,提高师生的卫生意识,及时进行疾病监测和报告,确保校园内的健康安全。同时,师生也应积极参与疫苗接种,增强自身免疫力,共同维护校园的卫生和安全。
二、校园防控注意事项
为了有效防控呼吸道传染病和其他常见疾病的传播,应当注意以下几项关键预防措施:
首先,正确佩戴口罩是一项基本而重要的措施。无论是教职工还是学生,在上学、上班及外出途中都应佩戴口罩,特别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对于自身出现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的人员,为避免传染他人,应当主动佩戴口罩。学校门卫、清洁人员和食堂工作人员等与人群接触密切的工作人员应持续佩戴口罩。此外,一次性口罩使用时间一般不宜超过4小时,以确保其防护效果。
其次,强化手部卫生对于控制细菌和病毒传播同样至关重要。手是传播细菌和病毒的主要途径,因此,保持手部卫生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学校应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洗手方法,并在餐前便后等特定情况下及时洗手。有条件的可以随身携带免洗手消毒液,在不方便洗手时使用,也能有效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此外,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应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如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使用过的纸巾不随意丢弃,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享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这些都能有效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按时接种疫苗也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流感疫苗的接种对于学生群体来说尤为重要,通常建议在流感流行季节到来之前完成疫苗接种,这样可以更有效地预防流感的侵害。即便错过了最佳接种时间,学生群体仍然可以在流感流行季节的任何时间进行接种,以增强对流感的免疫力,保护自己免受流感的威胁。
及时进行家庭健康监测也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家长应留意孩子在家时的健康状态,如出现发热、皮疹、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学生因病缺勤时,应及时通知班主任,并如实报告健康状况,以便学校采取防病措施。学校应监测教职工和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状况,特别是晨检、午检和因病缺课的追踪管理。
维护环境卫生对于预防传染病同样重要。应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期清洗和消毒生活和学习用品,勤洗勤晒衣物被褥。定期清洁和消毒电梯、楼道、卫生间等公共区域,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最后,保持安全距离也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避免拥挤和聚集。必要前往公共场所时,应佩戴口罩,并保持与他人至少1米的距离,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风险。
除此之外,学校一旦出现发热和流感样病例在短期内异常增多,学校必须立即向当地疾控中心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以便采取进一步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