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采血浆是指在指定地点用单采血浆采集血液,用分离机分离血液中的黄色液体(血浆),而将细胞等有形成分再输回给献血浆者的全过程。血浆是人体血液的一部分,人体血液主要由血细胞(红色)和血浆(黄色)两部分组成,血液总量占体重的8%,一个体重为60公斤的人,血液约4800毫升,血浆占50%~55%,约2500毫升,按国家规定一次可献血浆500~580毫升,不会引起人体缺血。
适量献血浆对身体健康的人来说通常是无害的,甚至能带来一些益处。献血浆是通过血浆单采机采集血液后,将血浆自动分离,并将血细胞输注回人体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人体会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使体液量在约2小时内恢复正常,2~3天内蛋白质也可恢复至以前水平。因此,对机体没有明显危害。
一、适量献血浆有什么益处呢?
1.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促进骨髓造血,有利于机体红细胞的新陈代谢。
2.有研究显示,长期适量的献血浆,有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加快血液流速,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病变、高粘血症等疾病,预防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定期捐献血浆,可以加快人体血液系统的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
4.可缓解痛风,皮肤瘙痒,腰腿疼痛,手脚麻木等症状。
5.捐献血浆还可以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
二、哪些人群不适合献血浆?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献血浆。如果有传染性疾病、有重要脏器手术史、服用药物期间、月经期间、体重不达标、高度近视等情况,是不建议献血浆的。
1.患有血液传播性疾病的人群,如患有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疟疾等人群。
2.患有血液系统疾病的人,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3.患有心脑血管、代谢性疾病的人群,如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疾病、脑出血、脑梗塞、痛风等。
4.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人群,如吸毒者(尤其是静脉吸毒者)、男性同性恋者等。
5.贫血、营养不良、肝功能受损的人群。
6.凝血功能有问题和血小板低的人群。
7.服用甲亢、甲低药物的人群。
8.哺乳期、怀孕、月经失调、流产后未满六个月、分娩未满一年的人群。
9.体弱多病,经常头晕、眼花、晕针、晕血及多次晕倒的人群。
10.接受疫苗免疫的人群暂时不能献血浆,如麻疹、腮腺炎、狂犬病疫苗、风疹活疫苗、脊髓灰质炎、接受动物血清注射等人群暂时不能献血浆。
三、献血浆前要注意哪些问题?
1.饮食调整:在献血浆前的几天内,应注意饮食的调整。建议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肉、鱼肉、豆类等,同时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菠菜、猪肝等。避免过多摄入高脂、高糖、高盐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影响血浆的质量和献血浆者的健康。
2.水分摄入:献血浆前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和血浆质量。但避免在献血浆前大量饮水,以免稀释血液,影响血浆的质量。
3.休息充足:献血浆前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充足的休息有助于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提高血浆的质量。
4.避免饮酒:献血浆前应避免饮酒,因为酒精会影响血浆的质量和献血浆者的健康。
5.避免服药:在献血浆前的一周内,应避免服用任何可能影响血浆质量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维生素C等。
6.健康检查:在献血浆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包括血压、体温、脉搏等,以确保献血浆者的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7.放松心情:献血浆前需要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紧张和焦虑可能会影响血浆的质量和献血浆者的健康。
8.穿着适当:献血浆当天,穿着舒适、宽松的衣服和鞋子,以便在献血浆过程中方便检查和操作。
9.了解过程:在献血浆前,了解献血浆的基本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对献血浆过程中的各种情况。
10.带上证件:在献血浆时,需要带上有效的身份证件,以便进行身份核实和记录。
总的来说,对于健康人群来说,适量献血浆对身体无害,还能带来一些益处,但是,献血浆应该遵循科学的建议,并且在献血浆前,应该进行身体状况的评估,以确保自己的健康状况适合献血浆,献血浆前需要注意饮食、休息、避免饮酒和服药、进行健康检查、放松心情等方面,这些注意事项有助于保证血浆的质量和献血浆者的健康。同时,献血浆后也需要注意补充机体所需的水分和营养,以及注意创口护理,以防创口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