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识别与干预策略
2024-05-10 10:22:02
作者:1邓思源 2邓明均
作者单位:1徐州医科大学临床学院 2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简称AD),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能力下降以及行为异常等症状。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早期识别与干预阿尔茨海默病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识别方法及其干预策略,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二、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识别 1. 认识早期警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通过观察一些细微的变化,我们可以及时发现疾病的苗头。以下是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可能出现的10个警讯:(1)难以执行熟悉的任务:如做饭步骤出错、忘记如何穿衣等。(2)说话词不达意:经常忘记简单的单词,或出现不恰当的词语表达。(3)对时间和地点有点迷失:忘记熟悉的路、不知道自己在哪里或如何回家。(4)判断力减退:如不按季节冷暖穿衣、上下衣服穿着不当等。(5)注意力、计划、组织方面出现问题:精神涣散、淡漠、做事拖拉等。(6)东西放错地方:如把蔬菜放进衣柜、钥匙放进冰箱等。(7)情绪或行为的变化:焦虑、易怒、多疑或抑郁、淡漠、害怕等。(8)记忆力减退。(9)学习新知识困难。(10)空间感知能力下降等症状。 2. 医学检查(1)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是存在于大脑和脊髓周围的一种液体,它对于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脑脊液检查可能显示淀粉样蛋白-42(Aβ42)水平降低。淀粉样蛋白-42是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关键蛋白,其水平的降低可能与疾病的进展有关。脑脊液中磷酸化tau蛋白(p-tau)和总tau蛋白(t-tau)的水平也可能增高。这些蛋白的异常表达与神经元的死亡和突触的丧失有关,进一步支持了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2)影像学检查: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它通过X射线束扫描身体不同层面并收集数据,然后利用计算机将这些数据重建成三维图像。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CT扫描可能显示脑室扩大和脑萎缩的情况。脑室扩大通常是由于大脑组织的萎缩导致脑脊液空间增加,而脑萎缩则表现为大脑的体积减小。这些变化反映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损害。MRI扫描: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更为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它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身体内部的详细图像。MRI比CT更加敏感,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大脑中的微小变化。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MRI扫描可能显示更广泛的脑萎缩和特定脑区的萎缩,如海马体和杏仁核等。这些区域与记忆和情感功能密切相关,它们的损害可能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3)脑电图检查:患者可能出现α节律减慢、波幅降低或α波明显减少的现象。(4)神经心理学检查:通过认知评估,判断患者的注意力、言语功能、记忆功能、知觉等是否存在异常。(5)基因检查:对于有明确家族史的患者,可进行基因检测以辅助诊断。 三、阿尔茨海默病的干预策略 1. 认知训练与脑力活动认知训练和脑力活动对于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参与解密游戏、填字游戏、数独等脑力活动,可以促进思维灵活性和记忆力的提高。此外,参与社区活动、读书、学习新知识等也有助于保持大脑活力。 2. 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至关重要。患者应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定时进行体育锻炼,如太极拳、瑜伽、散步等,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在饮食方面,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新鲜水果、蔬菜以及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此外,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等指标也非常重要。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和胆苷能系统增强剂等。这些药物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 心理支持与护理阿尔茨海默病不仅影响患者本人,也给患者家属和照顾者带来了较大的心理负担。心理支持和护理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中同样重要。家属和照顾者应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爱和支持。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和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通过早期识别与干预,我们可以有效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应该关注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及时就医检查,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和理解,共同为抗击这一疾病贡献力量。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