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禁性皮炎是一种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由皮肤与尿液或粪便长期接触引起。临床表现为皮肤红斑和水肿,伴大疱、浆液渗出、糜烂或继发皮肤感染。据调查,各种疾病和治疗相关因素均会损害皮肤屏障功能,包括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组织灌注和氧合不良、医疗器械的使用、活动受限、失禁和营养不良等。 失禁性皮炎会导致尿路继发性感染,影响心理状态。保持和改善皮肤完整性是预防失禁性皮炎的必要措施。
发生失禁性皮炎的因素
1.腹泻。据调查显示高达78%的腹泻是发生失禁性皮炎的重要原因。尿液、粪便或两者同时存在会扰乱正常的皮肤菌群,引起皮肤pH值偏碱性,增加皮肤渗透性,产生烧灼感和疼痛。尿失禁和大便失禁对皮肤的影响也很大,因为粪便中还含有损害角膜层的蛋白水解和脂肪分解消化酶,其中液态粪便的酶的生理浓度最高,对皮肤的损害比单纯的粪便影响更大。如果患者免疫力较低,皮肤屏障作用减弱,更易受到侵害。2.意识障碍的人群发生失禁性皮炎的风险比正常人高4.3倍。意识障碍的人多数存在着行动障碍、感知觉降低的问题,且失禁发生后难以与照护人员及时沟通,导致皮肤在粪便尿液中长时间浸泡,对皮肤持久刺激,易导致发生失禁性皮炎的发生发展。3.组织灌注不足与营养不良在发生疾病的情况下,细胞代谢和相关能量需求增加,氧气需求量可能超过氧气供应,皮肤在缺氧状态下会导致毛细血管血液循环不良,同时,血管活动药物使用影响血液动力学稳定,加剧皮肤缺氧,氧气供应不足会降低组织耐受性,并增加患发生失禁性皮炎的风险。当营养满足不了机体需求时,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组织修复的能力也随之下降,伤口愈合难度增大。研究显示,低血清白蛋白人群发生失禁性皮炎的风险约为正常血清白蛋白者的1.20倍,其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能力受限,患者易出现皮肤水肿,增加了发生失禁性皮炎的易感性。
失禁性皮炎的预防
1.因体位改变困难、体液暴露、潮湿环境、免疫抑制、营养不良以及药物因素,极易导致失禁性皮炎的发生,但因其内源因素和外源因素复杂,预防更为重要。从皮肤评估、皮肤保护及体位方面减少皮肤损害而造成的失禁性皮炎发生。2.推荐使用正确的敷料可预防失禁性皮炎的治疗,改善臀部压力以及潮湿环境。新型敷料包括:液体敷料、水胶体敷料、硅酮类敷料、藻酸盐敷料、泡沫敷料、阴离子敷料、透明膜敷料等。其作用原理是使皮肤远离潮湿环境,避免或者减少排泄物的刺激,防止粪便或尿液中的刺激物渗透到皮肤而导致破损。3.药物使用发生失禁性皮炎反复接触尿液或粪便会改变皮肤的PH值,使其变得更碱性,从而降低屏障功能和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合适的清洁、皮肤保护药物,能够保障皮肤的酸碱环境平衡,对皮肤形成保护膜。同时各类抗菌药物及生长因子促进表皮的抗炎机制和生长机制。常用的清洁药物包括:3M洁肤液、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葡萄糖酸氯己定、含有芦荟的洁面乳和清洁乳液。常用的皮肤保护类药物包括:鞣酸软膏、长效氰基丙烯酸酯、3%硼酸等。其机制为加强皮肤天然功能屏障,在皮肤表层形成薄膜减少湿度,阻止外部刺激物质侵入皮肤。同时帮助皮肤维持水分平衡,减少干燥和瘙痒感,另外药物具有抗炎症性质,可减轻失禁性皮炎引起的炎症症状如红肿瘙痒等,减少抓挠带来的皮肤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