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你需要了解的临床麻醉的科普知识
2023-08-15 12:05:10
作者:朱鹏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
麻醉在临床上的使用频率十分高,但有诸多人并不知道临床麻醉的相关知识,对临床麻醉仍出现恐惧心理,影响患者对麻醉与手术的配合度。以下通过科普临床麻醉的相关知识,旨在能更好地保护患者安全。

一、什么是麻醉

麻醉能通过药物让患者全身或部分机体丧失痛觉,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使患者能在安全与无痛的情况下完成手术,更好地保障麻醉的顺利完成。而除了能在手术中运用之外,麻醉还能运用于重症监护、急救复苏、疼痛治疗等症状中。

二、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麻醉

1.吸入麻醉。此种吸入式麻醉能将具有挥发性的麻药或麻醉气体,以组麻醉机处理后经过人体呼吸系统,进入到人的血液中,能起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为全身麻醉方法。吸入麻醉为当前实施全身麻醉的有效方式,在体内代谢与分解量较小,多数会随着呼吸从人体肺部排出,在可控性、安全性、有效性上皆比较高。

2.静脉麻醉。采用麻醉药瓶以静脉方式输入人体,借助血液循环使其作用于神经中枢,让患者出现全麻效果。静脉麻醉有着强大地麻醉功效,能在短期内起到麻醉效果。其划分是依据给药方式进行的,能划分成单次注入、分次注入、连续注入、把控输注等。

3.复合麻醉。通过将几种不同药物以不同方式对人体进行使用,能让患者达到全身麻醉效果。此种采取两种或以上的麻醉药物形式,能让患者实现全麻的技术,称为平衡麻醉。其好处在于麻醉质量更好,能有效控制麻醉过程,确保患者的安全,并且还能降低医疗费用,具有良好效果。

三、麻醉方法的适应症

麻醉的方法通常能划分成四大类,分别为全麻、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局麻等,不同的麻醉方法有着不同的形式与操作方法。

局部麻醉通常适用于一些体表的小手术;神经阻滞麻醉能适用于上下肢手术;椎管内麻醉则是将麻药注射到椎管内的不同层次,确保患者能在手术区的平面失去痛觉,让手术能顺利完成,此部分包括了硬膜外、腰麻及两者联合;全身麻醉是较为复杂的,通常采用静脉麻醉、吸入麻醉等方式,让患者能失去知觉,适用于一些时间比较差、较为复杂的手术,需要麻醉医生能全程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随时处理突发情况。

四、麻醉前患者的准备措施

1.做好心理工作。在进行麻醉时,由于患者对手术的未知、疾病的担心,有多数患者会存在紧张情绪。此时,需要患者能加强与医生沟通,将自身的疑惑与焦虑告知医生,建立起良好的信任机制,为手术的成功提供良好基础。

2.严格遵嘱,做好充分准备。患者接受手术前,麻醉医生通常会到病房对患者进行访视,患者需要将自身近期所服用过的药物、是否在生理期、是否出现发热症状、是否对东西过敏等相关信息告知医生,不可隐瞒,让医院能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准备手术与麻醉方式,方能降低手术中的风险。

3.饮食方面需做好准备。接受全麻、半麻的患者,需在接受麻醉前做灌肠,提前6至8小时禁食,禁水4个小时,避免在手术中出现反流,从而导致误吸,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同时,还要依据患者的手术情况,提前1天对患者的饮食、饮水时间等进行调整。进入手术室前,则需要将自身的假牙取掉、贵重物品交给亲属保管,穿上手术室的衣物、帽子等。

五、麻醉后护理的措施

由于手术与麻醉会对机体正常生理产生影响,因此在做完手术后,需要将患者送回到恢复室,在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之后,再将患者送回到普通病房。倘若患者出现病情危重情况,则需要第一时间送往重症监护室,避免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

麻醉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反应,或是出现血压不平稳,术后疼痛等,面对此情况,患者不需要紧张,此种现象为术后较为常见的现象。能通过止吐、控制血压、镇痛等方式,让患者能平稳地度过手术急性期,助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