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颅内动脉瘤你知道多少?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危险性极高的脑血管疾病,其在脑动脉壁上会形成异常膨出,就像是一个十分薄弱的气球,随时都会发生破裂的危险。而这种动脉瘤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一旦发生破裂必然会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
一般来说颅内动脉瘤常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女性,虽然具体病因并没有明确,但是部分学者认为该疾病和脑动脉壁的先天性缺陷以及腔内压力增高有直接关系。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以及血管炎等慢性疾病都会加速动脉瘤的形成以及发展。此外动脉瘤大小和形态各异,有的动脉瘤比较小且没有形状,而有的动脉瘤则会压迫周围血管以及神经,从而导致一些非出血症状。当动脉瘤出现破裂后血液进入到蛛网膜下腔从而出现剧烈的头痛、恶心以及呕吐和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死亡。
2.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以及护理方式
2.1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对于部分体积较小且没有症状的颅内动脉瘤,药物治疗是一种最佳选择。患者需要按时服用控制血压、降低心率和缓解疼痛的药物。但是药物治疗无法根治颅内动脉瘤,只能够缓解部分症状。且在药物治疗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者个人情况,并询问患者是否有身体方面的不适,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方式是通过导管插入动脉,将弹簧圈或是胶水放在动脉瘤中,避免动脉瘤发生破裂。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无需进行开颅手术以及恢复快的优势。
开颅手术:对于一些大型且复杂的特殊的颅内动脉瘤,开颅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方式。通过开颅手术可以直接的切除动脉瘤,避免动脉瘤发生破裂。但是开颅手术的风险较高,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多方面评估后方可决定是否进行开颅治疗。
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为避免出血或再出血,从而控制脑血管痉挛,包括让患者卧床休息,保持血压水平稳定。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脑血流变化,若发现脑血管痉挛时可通钙离子拮抗剂改善微循环。同时,再采用抗纤维蛋白的溶解剂,如氨基已酸,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酸原形成,从而预防动脉瘤破口处凝血块溶解引起再次出血,但肾功能障碍者慎用,避免形成血栓。
2.2颅内动脉瘤护理措施
颅内动脉瘤的护理措施是十分复杂且需高度专业知识,以下是关于颅内动脉瘤的相关护理措施。
第一,术前护理。评估患者病情,控制患者基础疾病,保证血压水平稳定。为患者创设安静病房环境,定期监测患者血压、血糖水平,同时需要遵照医嘱服用药物进行治疗。
第二,卧床护理。颅内动脉瘤患者在进行手术前需要绝对卧床休息4-6周,从而降低动脉瘤的血流压力,减少破裂风险。在此期间患者需要尽量避免剧烈活动,例如快速转身等,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活动情况以及病情发展,保证患者遵守卧床休息的要求。
第三,血压管理。手术期间血压稳定关系到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的风险,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监测患者血压变化,并结合医生建议调整降压药物剂量,同时还需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便于及时发现予以处理。
第四,观察患者病情。由于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时有破裂风险,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全方位且多角度的进行护理,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例如心率、呼吸等,便于及时发现异常告知医生进行处理。同时患者还需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呕吐、视力模糊以及癫痫发作等神经系统表现。
第五,术后护理。手术后需要让患者继续保持充足的睡眠,同时可适当的为患者服用止疼药物和减轻颅内压的药物,缓解术后的疼痛以及不适。同时还需要鼓励患者食用高维生素食物,帮助身体恢复机能,促进伤口恢复。
第六,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就需要多关注患者心理情况,予以患者心理支持以及安慰。帮助患者战胜疾病。
总之,颅内动脉瘤虽然是较为严重的疾病,但需要考虑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治疗方式。护理过程中还需要关注患者心理、生理需求,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帮助患者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