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急诊护理中常见的急救措施科普
2024-05-07 13:02:40
作者:陈珊珊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市兴业县人民医院急诊护理
在急诊护理中,急救措施是挽救患者生命、减轻病痛的重要手段。掌握这些急救措施,不仅能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还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将详细介绍急诊护理中常见的急救措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急救技能。

一、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术(CPR)是急诊护理中最基本的急救措施之一,用于抢救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CPR主要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三个步骤。胸外按压通过挤压胸廓,帮助心脏排血,维持血液循环;开放气道则是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便于呼吸;人工呼吸则通过吹气为患者提供氧气,维持呼吸功能。在进行CPR时,医护人员需要迅速判断患者状况,及时采取急救措施,为患者赢得救治时间。

二、止血包扎术

止血包扎术是急诊护理中常用的急救措施之一,主要用于外伤性出血。在发生外伤时,医护人员需要迅速判断出血部位和程度,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对于小伤口出血,可采用局部加压包扎法,用干净的敷料或绷带对伤口进行加压包扎,以达到止血的目的。对于较大血管损伤导致的出血,需要在伤口近端肢体进行局部捆扎,阻断血流以止血。在进行止血包扎时,医护人员需要注意保持患者伤口清洁,避免感染,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安全。

三、骨折固定术

骨折固定术是急诊护理中针对外伤性骨折患者的急救措施。在发生骨折时,医护人员需要迅速判断骨折部位和程度,采取相应的固定措施。对于四肢骨折,可应用夹板或石膏进行外固定,以保持骨折部位稳定,减少疼痛,防止骨折端移位和损伤周围组织。在固定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注意保持患者舒适,避免过度压迫和损伤皮肤。同时,对于脊柱骨折的患者,搬运过程中需要特别小心,采用正确的搬运方法,避免加重损伤。

四、搬运术

搬运术在急诊护理中同样具有重要地位,特别适用于昏迷或脊柱损伤的患者。对于昏迷患者,搬运时需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避免呕吐物或异物阻塞气道。对于脊柱损伤的患者,搬运过程中必须保持脊柱稳定,避免弯曲、扭转等动作,以免加重损伤。正确的搬运方法包括使用担架、颈托、腰围等辅助工具,确保患者安全转运至医院。

五、气道异物排除

气道异物排除是急诊护理中针对气道梗阻患者的急救措施。当患者因误吸异物导致气道梗阻时,医护人员需要迅速采取措施排除异物。常用的方法有海姆立克急救法,即通过挤压患者腹部,产生气流冲击异物,使其从气道排出。如果异物较大或位置较深,可能需要使用气管镜或进行气管切开术以取出异物。

六、急性中毒处理

急性中毒是急诊护理中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在处理急性中毒患者时,医护人员需要迅速判断中毒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对于口服中毒患者,可采用催吐、洗胃等方法清除毒物;对于吸入或接触性中毒,需要迅速脱离中毒环境,清洗受污染的皮肤和衣物。同时,根据中毒物质的性质,给予相应的解毒剂或对症治疗,以减轻中毒症状,保护患者生命安全。

七、休克处理

休克是急诊护理中常见的危急状况之一。在处理休克患者时,医护人员需要迅速判断休克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首先,要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给予氧气吸入;其次,快速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同时,酌情使用升压药物,维持血压稳定;最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

急诊护理中常见的急救措施多种多样,每一种措施都针对特定的紧急情况。掌握这些急救措施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它们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救治成功率。因此,医护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掌握这些急救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应对。同时,公众也应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为他人提供及时的援助。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可以为急诊护理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