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血常规是否贫血?
当我们在生活中常感到头痛、眩晕、皮肤苍白、呼吸不畅等不适症状时,或怀疑自己患有贫血,应尽早前往就近医院做一个全面的血常规检查,并根据血常规检查结果判断自己是否患有贫血。首先,要查看血红蛋白是否处于正常值范围内。当前临床规定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为120-160g/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为110-150g/L,一旦血常规检查结果提示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或高于正常值范围,均属于异常情况。而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范围则意味着身体存在贫血症状,且血红蛋白值越低,贫血程度越严重。同时,为更加准确的判断自己是否患有贫血,还应综合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三项指标的检查结果。目前,缺铁性贫血的判断主要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血红蛋白低,提示人体极有可能存在缺铁性贫血;另一种是血红蛋白处于正常值范围内,但红细胞平均体积偏低,或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值范围,此种现象被视为隐性贫血。当人体内铁不足,即将出现缺铁性贫血症状,且机体自动使用体内储备的铁时,此时进行血常规检验,往往无法检测出血红蛋白异常,直至体内储备的铁被彻底用完后,血常规检查报告才会显示出血红蛋白值偏低。而在红细胞压积与平均体积低于正常值范围的情况下,此时说明身体已经开始使用体内的储备铁。
贫血指标检测是查什么
1、红细胞平均体积(英文缩写MCV)
红细胞是血液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血细胞,其数量最多,主要作用是充当血液运输氧气的媒介,能够将氧气输送到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并且能够将人体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运送出体外。而MCV是指人体单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其单位通常用飞升(fl)表示。正常情况下,MCV正常值为80-100fl,在各种贫血疾病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但于妊娠期女性或新生儿,其体内的MCV会明显升高,此种情况下无需过度担心,属于生理性升高。在血常规检查中,若MCV>100fl时,提示身体内存在恶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大细胞性贫血;当MCV<82fl时,往往提示机体有缺铁性或失血性贫血的可能。
2、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英文缩写MCH)
MCH具体是指每个红细胞内平均所含血红蛋白的量。成年人正常值范围为27-31pg。根据血常规检测结果,当血红蛋白含量趋于正常值范围或相对正常值范围偏高时,说明人体内物质十分丰富,无需专门进行补铁。而当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范围时,则提示机体内很有可能出现了缺铁的情况,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与携氧能力,极易引发贫血,影响到身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但若人体内铁含量过高,也极易引发心血管类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因此,当MCH超过32pg时,说明体内含有的铁量已相对较高,此时在生活中要多关注饮食,减少高铁质、高热量的摄入,并且要配合身体锻炼,以加快新陈代谢,调节MCH平衡。
3、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英文缩写MCHC)
MCHC是指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成年人的MCHC正常值范围为320-360g/L,MCHC是依据血红蛋白测定结果、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计数,通过计算得出的,因此在临床实践中,与MCV、MCH能够联合鉴别贫血,有助于医生及时发现贫血患者,尽早调整患者饮食,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