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型检测
血型检测的主要目的是出于患者的安全考虑,如果血型不合,那么在输血的时候非常容易产生溶血反应,使输入的红细胞聚集而引起血管堵塞或溶血反应,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人体的血液系统是一个十分庞大且复杂的免疫系统,血型检测包括ABO、Rh(CDE)血型系统检测以及不规则抗体筛查,在正常的情况下输血都需要进行血型检测,只有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才可以不进行血型检测,直接给予O型血红细胞发放。
2.血常规检查
在输血前进行血常规检查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判断是否需要输注血液制品以及具体应当输注多少血液制品。在血常规检查的帮助下,医生会了解到患者身体的具体情况,在输血后24小时,患者需要再次进行血常规检查,主要的目的是检查血红蛋白、血小板等参数是否出现变化,评估输血后的效果。
3.凝血功能检查
在进行输血治疗的时候,输注的不仅仅是红细胞,还会有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物质,在输血前进行凝血功能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判断,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正常,在有输血指征后才能为患者正确选择血液制品。在输注血浆之后,患者需要再次进行凝血功能检查,评估患者血液输注后的效果。
4.输血前四项检查
输血前四项指的是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等传染病检查,输血前四项检查也是患者每次输血前必须进行检查的项目,主要的目的是明确患者身体是否已经感染病毒。如果患者在检查后没有出现病毒,但是在输血后却出现了病毒,则考虑可能为输血传播,通过倒查能够找到传染源,同时还可以避免更多人感染病毒。但是当下临床中所使用的血液主要来源于无偿献血,在献血前就会对献血者的血液进行全面检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如果患者在输血前就已经被感染,如果再不进行检查,就无法明确是由于输血感染还是本身存在感染,所以进行输血前四项检查是很有必要的。
5.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试验指的是将献血者的红细胞和血浆分别与受血者的红细胞和血浆进行混合,在混合之后观察是否存在凝集、溶血等反应。交叉配血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每次输血的安全性,避免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在输血前检查中,交叉配血试验是最后一项检查内容,正常情况下每袋血输注前都要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所以很多长期需要输血的患者比较抵触进行频繁采血,医护人员一定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使患者意识到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的重要性,从而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检查。
6.输血的注意事项
6.1输血前
在输血前患者需要注意清淡饮食,保持充足的睡眠,要避免空腹输血以及过度情绪紧张激动。在输血前需要抽取血液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所以患者不要吃油腻刺激的食物,也要注意避免接触容易致敏的物质,禁止吸烟饮酒。
6.2输血中
在输血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以及家属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注意输血的局部情况,注意不要随意调节输血的速度。如果在输血的过程中患者出现输血部位肿胀、渗血或者其他输血反应,需要立即报告医生,在医生的评估下判断是否需要停止输血,并对患者进行紧急处理。
6.3输血后
在输血结束后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进行剧烈活动以及重体力劳动,避免暴饮暴食,定时到医院进行复查,评估自身的输血效果
7.结束语
输血并不是一件小事,在输血前进行的每一项检查都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患者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检查,了解自身具体情况。医生会根据检查的结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输血方案,提高输血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