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远离“隐形杀手”高钾血症
2024-05-15 17:54:56
作者:韦金凤
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高钾血症多发生在心力衰竭、肾病以及使用特定药物的群体中,是能够对生命产生一定威胁的电解质紊乱的一种。健康人的血清钾数值范围是3.5-5.5mmol/L,当人的血清钾超过这个数值范围,人就得了高钾血症。一旦得了这一疾病,病人的心律很可能会失常,甚至还可能会出现停止跳动的情况,直接危及病人的生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高钾血症的相关小知识。

一、高钾血症有哪些症状表现?

1.得了高钾血症的病人,一般都会感觉到恶心,还会出现呕吐的情况,这是因为病人体内的血钾明显升高,导致体内过多的乙酰胆碱释放出来。除此之外,高钾还可能会对病人的肌肉造成影响,一旦病人没有得到及时的抢救,很可能会造成四肢瘫痪,这也是高钾血症比较严重的后遗症之一。

2.大多数得了高钾血症的病人,都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的情况,而这一情况的出现也会导致病情加重,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3.对于得了高钾血症早期的病人来说,其会出现四肢麻木、嘴周围麻木的感觉,并且总是感觉整个人非常的疲惫,肌肉酸痛。当病人的血钾高于7mmol/L时,就会感觉四肢瘫软,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整个身体都会变得瘫软无力,病情发展到最后,病人的呼吸肌也会受到影响,很容易致使病人出现窒息的情况。除此之外,病人的神经中枢也会受到影响,这时病人就会感觉非常的烦躁,甚至还会神志不清。

4.得了高钾血症的病人,其心肌也会受到抑制,心肌的张力明显降低,这时病人的心律就会失常,如果未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很可能会出现心力衰竭。得了高钾血症的病人,晚上睡觉时,只要平躺就会感觉非常的不舒服,病人到医院做心电图时,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化,变化的程度与血钾的数值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高钾血症的危害有哪些?

1、引发神经肌肉疾病

高钾血症很容易导致人体神经肌肉变得十分的兴奋,这时血管就会收缩,血液供应随之降低,导致神经缺血,供应肌肉的能量明显不足。因为高钾血症得了神经肌肉类疾病的人,早期会感觉四肢、嘴周围的肌肉麻木,出现肌肉酸痛、肢体苍白湿冷的症状。随着血钾浓度的升高,达到7单位时,病人的四肢就会出现麻木的感觉,情况比较严重的,还会出现咳嗽无力、说话无力、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的情况。

2、心脏不舒服

高钾血症会对心脏的收缩造成抑制,这时病人就会出现心律不齐、心率缓慢的情况,情况比较严重的,还可能会出现心脏停搏、心室颤动的情况。一旦得了高钾血症疾病以后,随时随地都可能会出现心搏骤停、心律失常的情况,甚至还会猝死。一些病血钾浓度升高的比较快,这时病人心脏的跳动也会放慢,心肌的收缩也会受到抑制,这时病人通常会出现心室颤动和心动过速的情况,如果病人血钾浓度升高的比较缓慢的话,病人可能会出现心室停搏、传导受阻的情况。

三、如何预防高钾血症?

1、控制钾的摄入量

为了有效地预防高钾血症,就需要从源头上加以预防,严格地控制钾的摄入量。第一,尽量不吃或者少吃含有较高钾元素的食物,像蘑菇、橡胶、紫菜等都要少吃一些。另外门冬氨酸钾镁片、氯化钾片这一类的药物最好也不要吃。第二,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热量,以此控制体内钾元素的释放。病人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像甘蔗、白糖以及蜂蜜这一类高糖食物,也可以适当吃一些含有较高脂肪的食物,像肥肉、坚果和奶油等。第三,及时将身体内坏死的组织、淤血等清除掉,这样也可以降低钾的释放。第四,不可以使用库存血,因为存放时间较长的血液,其血钾也就越高。第五,一定要尽可能地避免发生身体感染,因为一旦身体发生感染,就会导致细胞分解,从而引发高钾血症。

2、适当使用排钾药物

适当服用一些排钾的药物,可以将人体内的钾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将体内多余的钾排出体外。目前较为有效的排钾药物就是氢氯噻嗪、呋喃苯胺酸等。

3、适当服用钙剂

适当服用钙剂也可以预防高钾血症,因为钙剂能够释放钙离子,其可以让心脏变得兴奋,并且心脏的收缩离不开钙离子,同时钙离子还能够克服钾离子对心脏造成的不良影响。

总结:高钾血症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会对人体的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平时我们一定要注意预防高钾血症,最为关键的是平时一定要注意钾元素的摄入,尽量少吃一些含钾元素较高的食物,并定期检查血钾水平,及时预防、治疗,避免错失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