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疾病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会危及生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近年来,我国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逐渐接近甚至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多种过敏性疾病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患者身上,给诊治和预防带来严重挑战。我国国土幅员辽阔,过敏原地域分布差异很大。南方以尘螨、霉菌、蟑螂等常年过敏原为主,北方则以树木、禾本科植物、杂草等春秋季花粉过敏原为主。近10年来,我国宠物引起的过敏性鼻炎年增长率达1.3%。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过敏体质者应该如何做好预防工作。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减少接触过敏原
避免接触过敏原是最直接的防护手段。
1. 衣物选择:尽量穿着棉质、透气的衣服,避免穿化纤类衣物,以减少与皮肤的摩擦。
2. 饮食调整: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草莓、西红柿等;少吃易致敏的食物,如海鲜、花生、巧克力等。
3. 住所清洁:定期打扫卫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勤换床单被褥,常晾晒床垫,定期清洗空调滤网。使用除湿器降低湿度,抑制霉菌生长;采用防螨床品,减少尘螨滋生。
4. 出门防护:外出时佩戴口罩、眼镜,避免直接接触花粉、柳絮、动物皮毛等过敏原;回家后及时清洗面部及头发,去除附着的过敏原。
二、及早治疗干预
一旦发现自己具有过敏症状,务必尽早就医检查。医生会根据病情给出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或建议接种脱敏疫苗。
1. 药物治疗:遵医嘱服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缓解过敏症状。
2. 免疫疗法:通过接种含有过敏原成分的疫苗,逐步使机体适应过敏原,减轻或消除过敏反应。
3. 中医调理:根据个人体质选用中药进行调理,改善身体状况,提高抵抗力。
三、心理调适及生活方式改变
1. 心理疏导:积极面对过敏问题,保持乐观心态,避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生活质量。
2. 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
3. 运动锻炼:适度参加体育运动,如游泳、散步、慢跑和瑜伽等,提高免疫力,以减轻过敏发作。
总之,过敏性疾病的治疗需要防治结合、四位一体。第一是环境控制避免或减少过敏原,第二是用过敏原疫苗脱敏治疗,第三是用靶向药物阻断过敏或用抗过敏药物控制症状,第四是患者主动采纳健康生活方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或降低致病因素,减少疾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