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认识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与预警信号
2024-05-17 11:34:38
作者:邱霞
作者单位:长沙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康宁医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一日三餐的不规律,以及垃圾食品的摄入,都给肠胃带来很大的刺激,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面对随之而来的消化道的疾病。不健康的饮食结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会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当身体出现以下几个预警信号,就代表你需要警惕啦!

1.呕血:出血量大、速度快,呕出的血液呈紫红色或鲜红色,如血液潴留在胃内,与胃酸接触转变酸化铁血红蛋白,使呕出的血液呈棕褐色或咖啡渣样。所以,不要误以为只有深色的黑咖啡样呕吐物才预示消化道出血,我们也要警惕咖啡色的呕吐血。一般呕咖啡色样物提示出血部位比较靠上,即食管、胃、十二指肠这些部位。

2.黑便:当血液停留在肠内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铁与肠内硫化物经细菌作用结合成硫化铁,使粪便变黑呈柏油样便,出血量超过50ml即可引起黑便。

3.贫血:由失血过多引起,急性大量出血后均可导致失血性贫血。

4.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有一类消化道出血是慢性长期小量的出血,它并没有明显的呕血、黑便和血便等症状,因此也容易被忽视。随着血液的大量流失,患者会出现头晕、心悸、乏力、四肢发冷、突然起立时晕厥等周围循环衰竭的征象,严重者可伴休克。由于长期出血,容易贫血而出现头晕、乏力、心慌、面色苍白等症状,易被误诊为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

5.发热:部分患者在消化道大量出血后可出现低热,一般不超过38.5℃,持续3-5天后降至正常。其低热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血含量的减少所造成的贫血,身体当中的血红蛋白调节的吸收功能受到了影响,不能正常工作,导致人体内的体温出现失调,对于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有效的采用方法控制住病情。

那么,什么原因会导致消化道出血呢?分为不同的部位:

1. 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和上消化道肿瘤。

2. 中消化道出血:病因包括小肠血管畸形、小肠憩室、克罗恩病、各种良恶性肿瘤、缺血性肠病等。

3. 下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痔、肛裂,其他病因有肠息肉、结肠癌、炎症性肠病等。

4.全身性疾病:常见病因是血管性疾病、血液病、尿毒症等。

一旦发现自己有类似消化道出血的症状,一定要去医院就诊,不要把小毛病拖成大毛病。对于消化道出血,通常会采取以下几种治疗方式:

1.一般治疗:需要注意卧床休息,一般取平卧位,并将下肢抬高,头偏向一边,以免呕血时血液误吸入气管造成窒息。

2.药物治疗:

(1)抑酸药:可以抑制胃酸分泌,用于消化道溃疡及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的出血。

(2)生长抑素:降低门静脉压力。止血效果好。

3.内镜治疗:消化道出血时,通过内镜检查判断消化道出血的病因,部位和出血情况,大多数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可通过禁食禁水让胃肠道休息以及药物治疗达到治疗的目的,小量消化道出血时可给予止血药物治疗。内镜下如果见到有活动性出血或暴露血管的溃疡,应及时进行止血,内镜治疗的方法有注射凝血药物、电凝、热治疗、止血夹、硬化治疗以及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手术等。

4.外科治疗:以上方法均无效时,需行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

消化道的内外壁有丰富的血管,但血管壁本身很薄。虽然正常情况下,血管有弹性和张力,能承受住一定的压力。但随着年纪的增长,血管壁会变薄,弹性和受压能力变差,就容易出现血管壁破损的现象,导致消化道出血。因此大家在平时生活中饮食要注意少食多餐,不过饱。进食最好细嚼慢咽。食物以稀软易消化、富含营养及少渣为宜。而且,消化道出血为急重症疾病,一旦处理不及时就会导致生命健康受到危害,对于有消化道出血史或者是肝硬化等相关患者,一定要每天观察是否有出血的情况,一旦发现情况异常则应及时就医,配合医护积极完善胃肠镜等相关辅助检查。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