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九寒天,气温骤降,地面冻结,这一时期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升高。冬季低温导致血管收缩,血流速度减慢,从而引发脑供血不足的情况。同时,干燥的冬季气候加剧了呼吸水分的消耗,导致血液粘度增加,血液流动受阻,易诱发血管堵塞。室内外温差剧烈,使得血管壁上的斑块易于脱落,进而造成血管堵塞,尤其对于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患者而言,血管的脆弱性增加,血压突然升高更易引发脑出血。
二、冬季如何预防脑血管病?
关键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良好睡眠等。
1.控制好“三高”
患有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的患者需特别关注动脉粥样硬化对脑血管健康的影响。维持良好健康需要控制“三高”水平:高血压应保持收缩压不超过140mmHg、舒张压不超过90mmHg;高血糖的空腹血糖应控制在3.9-6.1mmol/L;高血脂需注意维持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健康水平。除了按时服药外,定期监测这些指标也至关重要,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和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合理膳食营养
为了维护心血管健康,我们应当精确掌握调味品,限制盐分每日摄入量不超过5克,控制油脂摄入,并避免食用过多含油脂和高糖食物。多样化的五彩膳食对于清道夫般守护血管健康至关重要,其中各色果蔬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减少油脂吸收,降低血脂,同时含有的抗氧化成分如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能有效预防血管硬化和血栓风险。在冬季干燥的环境中,应特别注意补充水分以防止血液枯竭,建议晚间入睡前饮用温开水。在进补时,需谨慎选择食材和用量,避免过度进补导致血脂升高,诱发脑血管疾病。
3.酌情量力运动
建议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及患者选择适合个人健康和体质的运动形式,并进行心脑血管风险评估。主要推荐有氧耐力运动,如健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活动量一般应达到中等强度。运动前应做好热身,尤其是在室外锻炼时,要注意保暖。建议循序渐进,从每天5分钟、1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直至达到30分钟。不要求过高的运动强度,而是要注重坚持。
4.改善生活方式
为了预防脑血管意外,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其次,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起床,以防血压突然升高。在家洗热水澡时,控制时间在10至20分钟左右,以避免血管供氧不足引发意外。在冬季寒冷时要注意保暖,特别是气温骤降时,及时添加衣物并佩戴手套、帽子、围巾等。最后,自我减压,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疲劳、极度愤怒或紧张,以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三、如何早期识别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可导致肢体偏瘫、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症状。快速识别脑卒中,一定要牢记“BEFAST”口诀,如果人们在生活中出现上述症状,就有可能是出现卒中。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第一时间拨打“120”送往设有卒中中心的医疗机构进行急救。
B是指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E是指眼睛,突然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或者一过性黑蒙;
F是指面部,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A是指手臂,手臂突然出现无力感或者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
S是指言语,说话含糊不清、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T是指时间,时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发现以上的任何症状,立即拨打120 急救电话,要把握好最佳治疗时机。
脑血管病现场
四、如何救治?
在处理中风患者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将患者平卧,头部略高,以减轻颅内压力。在确诊前,不要盲目使用药物。若患者清醒,安抚情绪,避免过度激动,保持室内通风,注意温度调节。意识不清的患者应平卧并转头侧以预防呕吐物误吸,若出现强烈鼾声可考虑舌后坠,侧卧位有助于缓解。切勿按压人中穴,避免窒息风险。在抽搐时,使用软布包裹竹筷塞入上下齿间,防止舌咬伤。正确搬运方法是多人协作,将患者平移到硬板床上,切忌背扛等不安全方式。如有条件,提供吸氧。最后,立即送往医院卒中急救中心,接受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