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脑出血患者要如何护理
2024-05-21 17:32:43
作者:严婵
作者单位: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重症二区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常常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了解脑出血的病因、症状、前兆以及护理措施,对于预防和应对这一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脑出血的相关知识,并提供全面的护理指南。

一、脑出血的病因

脑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其中,高血压是最常见的诱因,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脑动脉血管壁变薄、变脆,容易破裂出血;动脉粥样硬化则可导致血管狭窄、血流不畅,增加血管破裂的风险;最后脑血管畸形和动脉瘤等先天性疾病也可能引发脑出血。

二、脑出血的症状与前兆

脑出血的症状因出血部位和出血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较为常见的表现有突发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在脑出血发生前,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前兆症状,如短暂性的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等,前兆症状虽然短暂且可能自行缓解,但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检查。

三、脑出血的护理措施

(一)急救护理

在脑出血发生时,及时的急救护理至关重要。首先,要保持患者安稳,避免随意搬动,以减少出血量和防止再次出血,之后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如将患者的头部垫高一些,有助于减轻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若患者出现高热现象,需及时进行物理降温,以降低脑部代谢率和耗氧量。

(二)基础护理

环境护理:脑出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排便等增加颅内压的行为。病房环境应保持安静、整洁、空气新鲜,以减少外界刺激对患者的影响,还要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引起的颅内压升高。

呼吸道护理:脑出血患者可能出现呼吸中枢受损或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等情况,因此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昏迷患者,应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误吸和窒息。必要时可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皮肤护理:长期卧床的脑出血患者容易发生压疮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因此要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血液循环和预防肺部感染,还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

饮食护理:脑出血患者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以满足机体需要。对于吞咽困难或昏迷的患者,可通过鼻饲管喂食。另一方面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消化功能,防止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三)康复护理

随着脑出血患者病情的稳定和好转,需要及时跟进康复护理,帮助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生活。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包括:

肢体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相结合的方法,逐步增加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以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语言功能训练:对于出现语言障碍的患者,需要进行系统的语言功能训练,包括发音练习、词汇积累、句子构造等。例如引导患者模仿发音、纠正发音错误,并逐渐增加句子的复杂度和长度;鼓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口语交流,如与家人、朋友聊天等,以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

心理康复:脑出血患者往往伴随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亲切交流,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并针对性的根据患者对病情及治疗过程的误解进行认知纠正,帮助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四、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脑出血患者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深静脉血栓等,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护理,包括定期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等,护理的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对患者和家庭造成极大的负担,了解脑出血的病因、症状和前兆对于预防和应对这一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全面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