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痔疮因何而起?
关于解剖学因素,由于肛门位于人体的下部,其周围血管与心脏的距离较远,这导致了该区域的血液回流速度相对较慢。这种血液回流的减缓使得肛门部位更易患上痔疮。此外,肛门区域的血液循环还会受到重力作用的影响,使得血液在该部位滞留,进一步增加了痔疮的发生风险。排便习惯也是影响痔疮发病的重要因素,长期用力排便、大便干燥以及肛门静脉受压等状态,都可能促使痔疮的发生和发展。生活习惯方面,久蹲、久站、久坐等行为都会妨碍静脉回流,长时间持续这样的状态,容易导致痔疮的形成。饮食方面,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酒,或者饮食中粗纤维食物摄入不足,都可能对肛门区域产生刺激,从而增加痔疮的患病风险。
2.痔疮有什么表现?
单纯内痔的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疼痛感,但内痔发生嵌顿感染后就会出现明显疼痛症状,同时当外痔发生炎症时也会有明显的疼痛感。很多患者都表示曾有排便后痔脱出的情况,疾病早期内痔脱出后会自行回纳。随着疾病进展,内痔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在咳嗽、打喷嚏或用力时导致内痔脱出,严重的患者内痔脱出后无法自行回纳,此时往往需要患者自行用手进行回纳处理。便血是痔疮典型症状,几乎所有患者均出现过便血,观察可见鲜红色,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滴血或喷射血液情况,一般在便后会自动止住。
3.痔疮有什么危害?
内痔的频繁脱出会导致肛门肌肉松弛,进而引发气体和大便的外泄现象。这种持续的肛门松弛状态会使得肛周环境变得潮湿,从而容易诱发湿疹、瘙痒等临床症状,给患者带来不适。当慢性炎症长期作用于外痔时,外痔容易发展成为环状痔,这不仅会影响肛门的正常外观形态,还会干扰粪便的排出,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困扰。嵌顿是痔疮病情恶化的一个表现。如果患者未能有效控制病情,痔核会逐渐增大并可能脱出肛门外。在病情严重时,肛门括约肌的痉挛可能导致痔疮嵌顿于肛门外,形成嵌顿痔。这种嵌顿痔容易引发感染,并导致剧烈的疼痛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出血是痔疮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便在通过肛门时,会长期摩擦痔核,或者随着排便压力的增加,局部静脉团可能发生破裂,导致出血现象。长期频繁的出血不仅可能引发贫血,还会削弱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对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4.痔疮如何治疗和预防?
4.1治疗方法
根据痔疮严重程度可采取药物治疗或手术疗法,常见药物包括外用痔疮膏、注射用硬化剂、口服消炎药等。胶圈套扎是痔疮治疗的有效方法,通过胶圈阻断痔的血液循环,使其缺血坏死并脱落。常见手术方式包括单纯痔切除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血栓外痔剥离术等。医生将综合评估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一般情况下采取注射治疗或胶圈套扎疗法,对于保守治疗失败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则进行手术。
4.2预防要点
饮食对痔疮预防至关重要,建议痔疮患者日常饮食以清淡为主,远离烟酒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如芹菜、菠菜、茭白、西蓝花,以及苹果、桃、菠萝等富含纤维的食物,以帮助促进胃肠蠕动,维持大便的通畅。对于初期患者可采取坐浴护理,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同时预防感染。适量运动对于痔疮患者来说同样重要,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特别是那些因工作需要长时间坐着的人,更应加强运动锻炼,提肛锻炼是一个值得推荐的防痔方法。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也是预防痔疮的关键,人们在大便时应避免看书或玩手机,尽量缩短排便时间,以预防便秘的发生。